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供给侧改革中的成都剪影

2025-05-05 01:501080
 这个春天,“大块头”正在密集来蓉:
    4月11日,成都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项目启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4月12日,成都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1+6”合作协议,助推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4月13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奠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0亿元……
    这些“相遇”,呈现出成都“十三五”开局的蓬勃态势,拼凑出成都发力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剪影: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全新起步。
□本报记者 蒋君芳
“僵尸企业”的春天
    一场清理“僵尸企业”的行动正在成都如火如荼地进行。
    和全国一样,“万亿”台阶上的成都,也面临着“三期叠加”的新挑战。
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发展动能,整体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既需要增加增量、也需要调整存量。
    过去一年里,成都“去产能”态度坚决:共淘汰落后产能50户,完成印染行业结构调整12户,完成155户企业194台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现今全市已整体退出钢铁长流程冶炼。“去产能”,必须先摸清产业“家底”。成都提出,今年将开展主要行业产能调查,建立产能动态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和实现途径,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推动产业重组和处置“僵尸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僵尸企业”退出,并不是简单关闭了事。从清理之初,如何让这些企业闲置的设备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就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久前“出炉”的《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明确提出,政府将引导高校院所、工业园区、企业进行闲置楼宇、库房、工业厂房升级改造,转换为各类创新创业专业孵化器。“去产能”的另一种形态,是“消化产能”。
    近,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德国大的水处理技术公司——贝尔芬格水处理公司,不仅从中收获了贝尔芬格水处理公司超过132年历史的全球领先的水处理技术、综合环保服务及先进制造体系,还获得了其在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制造基地和办事处、270家代理商和销售中介网络,能够更好地输出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和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一样,不少成都企业选择主动“走出去”寻
找市场,“消化”产能。4月1日,15家成都本土企业发起倡议,成立了成都“走出去”企业联盟,推动企业抱团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企业在自发行动,政府部门也在加快步伐。据悉,今年成都市商务委将牵头制定出台《成都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五年行动计划》,编制发布《成都市“一带一路”产业发展国别投资指南》,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市场拓展和对外投资促进活动100次以上,组织700户企业拓展国内市场、300户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创业大楼里的新“租客”
    一年多来,名声大噪的“菁蓉小镇”,完美演绎了一个“去库存”的生动案例。
    一年前,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能调整及智能化设备的运用,位于郫县的“菁蓉镇”,人气从过去的10万多人下降到不超过两万人。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闲置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楼宇面积以及众多其他配套设施。
    盘活这些闲置资源,成都辟蹊径:结合高校资源集聚的优势,把这些闲置楼宇改造成了“创业追梦人”的创业平台。一年来,“菁蓉镇”吸引了8000多位来客,“青春复燃”。
    “菁蓉镇”案例,为成都“去库存”带来了积极启示。不过,要打赢这场战役,成都还需要更精准地找出主要问题所在。
    “成都目前去库存的结构性矛盾,就是商业地产库存大于住房地产。”在
今年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上,成都市房管局局长何立祥在发言中坦然道出了成都当前“去库存”的主要压力。这份压力,有数据支撑:截至去年底,成都商业物业存量面积接近500万平方米,预计去库存周期将达100个月。
    不过,近期出台的“商改住”新政,为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注入“强心剂”。按照新政,已全部缴清土地出让金的待开发商业用地,可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在符合规划和有关规定条件下,经审批转型为商品住宅用地,重新核定出让价款;已建在建的商业用房在不改变其他规划条件的前提下,经法定程序批准并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可用于教育培训、幼儿园、文化等经营性、公益性用途。
    成都全心集团总裁李国峰说,“商改住”政策的释放,将给部分开发商提供一个合法“掉头”的机会。
    而在住宅地产“去库存”方面,成都也有应对之策:建立居住证积分入户制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推进公租房货币化等。
    进入3月,成都房地产市场活跃。据成都市房管局的数据,3月全市成交商品房338万平方米,环比大幅增长129%。
日均诞生市场主体超千户
    近,武侯区一项小改革,在当地引起热议:在全市率先推出订单式政务服务,公众通过手机APP、微信、呼叫中心等手段可以实现远程在线下订单,由服务专员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类似的改革,节省的是企业的时间成本,激发的则是发展活力。今年一季度,成都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1426户,日均诞生市场主体超千户。其中,与创新发展有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320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2764户;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登记79户。
    “从新增注册资本情况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总额排名进入前三,这为成都推动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破解要素瓶颈、提升发展质效创造了有利条件。”成都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黄维新如是解读。
    发展需要活力,更要持久的生命力。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去年3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成都银行签署了《“壮大贷”框架协议》,并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去年12月,成都翰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军向成都银行提交了“壮大贷”申请材料,不到一个月时间,200万元的贷款便已经到账,利率仅为4.785%。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壮大贷”项目将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力争支持500家(笔)企业,投放40亿元,达到资金池5倍;通过“应急周转金”项目缓解80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一套政策降成本的“组合拳”也在路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礼透露,今年,成都将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尽快制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我们正着
新发展有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320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2764户;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登记79户。
    “从新增注册资本情况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总额排名进入前三,这为成都推动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破解要素瓶颈、提升发展质效创造了有利条件。”成都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黄维新如是解读。
    发展需要活力,更要持久的生命力。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去年3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成都银行签署了《“壮大贷”框架协议》,并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去年12月,成都翰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军向成都银行提交了“壮大贷”申请材料,不到一个月时间,200万元的贷款便已经到账,利率仅为4.785%。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壮大贷”项目将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力争支持500家(笔)企业,投放40亿元,达到资金池5倍;通过“应急周转金”项目缓解80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一套政策降成本的“组合拳”也在路上。成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礼透露,今年,成都将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尽快制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我们正着手研究支持实体经济的相关政策,补工业的短板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更适合成都新形势下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526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6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584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570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615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24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364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38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0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