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供给侧改革的真义

2016-04-14 11:15770
       青年经济学者。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博士后,目前重点研究大企业和体制改革。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后,市场上出现诸多专家解读,总的来看,真知灼见少,误解曲解或望文生义者多,有国际视野和历史纵深感的看法更少。

  有人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概念后,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供给侧改革的说法虽然中央刚刚提出来,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和实践早在2013年3月份李克强担任总理时就已经开始了,突出表现就是简政放权,包括商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改革、铁路体制改革、上海自贸区建设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更是一份完整全面的供给侧改革大纲,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等典型的供给侧改革思维。

  然而,这远远不是供给侧改革的起点。事实上,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供给侧改革实践。有人望文生义,说计划体制主要是供给管理,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加强“计划”和发改委的地位,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减少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计划成分,增加市场成分,即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广义上看,之前的中国供给侧改革共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个个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承包和个体私营经济合法化以及价格市场化改革;第二个是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讲话后的“解放思想”和“下海潮”、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随后的政企分开、撤销专业部委;第三个是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因为融入全球价值链而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则是第四个阶段,主要内容是深水区的体制改革和开放。

  既然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仍然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一部分,为什么要用“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历史反思和纠正。

  中国一个次使用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亚洲金融危机汹汹而来,中国出口部门下滑明显,为了刺激经济增速,时任总理朱镕基采取了放松银根、扩大基建投资特别是高速公路投资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需求管理政策在当时是“配角”,行政体制、国企改革等供给侧改革仍然是“主角”。到了温家宝总理任内,需求管理政策正式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角”,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频繁使用,城乡居民的住房和出行需求得以释放,带动了房地产、汽车、冶金等行业的高速成长。当然,典型的需求管理政策,就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了被称为“四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这项政策虽然使中国经济呈现“V字”型反转,“率先”在危机后复苏,但问题是这项规模庞大的刺激政策,使生产部门形成了庞大的生产供应能力,一旦刺激政策退出,则必然出现巨大的“产能悬崖”和产能过剩。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房地产高库存、实体经济衰微等,都与过去的需求管理政策有直接关系。需求管理政策着眼于短期,而中国改革需要的是解决中长期问题。把需求管理政策作为主角,是过去十多年间宏观调控政策的巨大教训。这也是中央说的“前期政策消化期”的真实含义。现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并非完全否定需求管理政策,而是更强调“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主角”作用,更强调当前改革是过去改革史的顺延。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和中兴,都离不开“轻徭薄赋”、“开禁山林”、减轻人民负担。根据中央党校周天勇的计算,2014年中国财政供养的各类人员规模为7600万,比2007年增加了900万,官民比例高达1:19。如果再加上美国汉学家孔飞力所说的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社会中的“第二税收系统”(或历史学者洪振快所说的“亚财政”),中国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企业面临着更沉重的负担。政府及其附属部门规模太大、百姓负担太重、政府管制太多,是当前中国经济困局的重要原因。过去邓小平总讲“解放生产力”,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让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供给侧改革此其时也。我们必须真正地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控制政府人员规模和支出规模,减轻人民负担;通过商事制度和审批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破除行政垄断等措施,重新捡回人民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活力。这才是供给侧改革的真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期货日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报告称,在对棉花和大豆三年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自2017年起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

0评论2017-11-0270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0

[迎接党的十九大]供给侧发力:新经济激发新动能
  在过去的5年中,新经济的蓬勃活力让千千万万人感受着生活的便利和美好。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新经济

0评论2017-11-01712

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科技储粮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在中储粮系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运粮车从入门登记开始,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张电子身份证。从扦样检验到入库监卸再到资金支付,

0评论2017-10-31747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

农业供给侧改革须正视“软肋”
龙头企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主体。当前,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存在着不少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培育和

0评论2017-07-07422

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
立足动力转化 资本市场服务改革能力增强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0评论2017-07-074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破解煤炭领域深层次矛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事关经济发

0评论2017-07-07435

评论: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

0评论2017-05-3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