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企稳,股价频频飙升,让此前备受冷落的周期股骤然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宠。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指出,多项经济数据的走暖,是促发周期股大幅度反弹的根基,而市场情绪也随之升温,形成良性循环。在基金经理们看来,“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正在逐渐改善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并激发了周期品价格的回升,提升了对周期股的盈利预期,在宏观经济数据持续偏暖的背景下,周期股行情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打开做多“时间窗口”
周期股近期频频发威,迅速吸引了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的目光,而昨日,煤炭、有色的联袂飙涨,则将这种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莫海波指出,钢铁、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去产能效果陆续显现。他告诉记者,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节后开工陆续恢复,商家补库存需求提升,从而导致3月周期品市场总体向好。莫海波还指出,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人民币汇率走强,且上周公布的外汇储备企稳回升,加之近期布伦特原油突破40美元关口及金价大幅反弹,对于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起到提升作用。综合以上因素,投资者没有必要对A股过度悲观。
海富通改革驱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周雪军表示,本轮周期股上涨的主要逻辑在于经济各项指标的企稳回升。他指出,从微观上观察,水泥、钢铁、有色等投资品价格开始走稳、中游行业开工率在回升、房地产销售开始回暖甚至局部出现过热,经济复苏的趋势在扩散和延续;从宏观上分析,目前的经济企稳是以内需为主,而昨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也符合预期,则体现了一定的外需好转迹象。周雪军判断,随着周期品需求的上升,各项经济数据符合预期,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内,经济企稳将会持续,这对周期股行情十分有利。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则认为,由于美联储加息推迟、欧央行降息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二季度上半段是一个相对友好的时间窗口,适合投资者进行A股资产的长线布局。上投摩根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持续下滑后,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企稳,主要的驱动力是财政发力带动的基建投资,以及地产高景气拉动的地产投资小幅企稳。此外,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大宗商品(4104.87,127.540,3.21%)和农产品(13.32,0.300,2.30%)涨价,相关行业景气出现改善。而在经济企稳的背景下,除了周期股上涨外,超跌的白马成长股也会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激发现代商贸流通业新动能新活力
吉林日报11月15日讯(记者曹梦南 缪友银)今天,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长春市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大力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0评论2019-11-1667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
0评论2017-11-02720
供给侧改革成效突出 煤钢行业盈利增幅飙升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去钢铁产能5000万吨,到8月底为止,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目标,到年底还有望超过这个目标。10月19日,
0评论2017-10-3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