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查金忠 吴明亮) 化工园鼓励企业技改升级发展高端产品;河西新城抢抓国家发展债券市场机遇优化债务结构;雨花台区尝试“股权换租金”的创新,改变政府补房租、给补贴的支持企业方式……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上获悉,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全市上下已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去产能:化工园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六合通过破产重整盘活不良资产
记者了解到,围绕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我市前期进行了调查摸底。在去产能方面,造船、水泥、钢铁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不高,乙烯、炼油等产能位居全国前列。这些产业能耗排放指标较高,是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
作为我市石化企业集中区,化工园将改造升级现有产业,鼓励支持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南钢等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逐步压减基础原料与初级产品比重,发展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特种钢等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对于落后产能则坚决淘汰,以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企业关停淘汰低端低效与过剩产能,逐步清退节能环保不达标、安全管控不到位、单位产出效益低下的企业。
六合区委负责人介绍,在“僵尸企业”处理方面,该区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做好经营不正常企业的处置工作,对一时碰到难题但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帮助其走出困境;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破产重整、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市场化退出步伐。比如,去年上半年,通过引入国轩动力电池项目,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中大金陵公司的破产重整,盘活了长期闲置的不良资产。
去库存:高淳忙去住宅库存,鼓楼河西消化商业地产
目前,高淳区商品房库存面积约120余万平方米,未开工待建面积有130多万平方米。该区区委负责人表示,将从实际出发,一方面结合城中村改造,调整优化拆迁安置模式,积极推行房票安置,加快商品房市场库存消化。另一方面,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落实户籍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各项任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鼓楼区规模商务楼宇空置率约18%,另有一批在建和新开工楼宇将陆续投入使用,商务楼宇去库存存在压力。该区将进一步加大空置和新建商业地产的招商力度,引进一批企业总部。
河西地区也面临商业办公地产去库存的压力。河西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将通过适当放缓商业办公用地供应节奏,优化规划设计、适当降低商业办公用地体量,引导文化旅游、会议展览、商务商贸、科技研发等企业进入河西南部等措施,来去化商业办公地产供应。(下转A6版)
(上接A1版)
去杠杆:六合推动直接融资,河西新城优化债务结构
在去杠杆方面,溧水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去年开发区获得农发行授信20亿元,是建区以来获得的单笔大、期限长、成本低的融资业务,此外还在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引入PPP模式参与新城建设与开发等。目前,开发区负债水平合理可控。
六合区则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目前,东南工业装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已经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今年还将推动6家企业登陆新三板,一家实现IP0。
河西管委会通过千方百计优化融资结构,提前偿还了一批青奥会前较高利率的融资项目,并通过抢抓国家发展债券市场的机遇,成功发行了一批直接融资类产品,优化了债务结构,将间接融资调整为直接融资,把短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降成本:雨花台区尝试“股权换租金”,化工园降物流能源成本
雨花台区委负责人表示,将改变过去单纯补房租、给补贴的政府支持模式,采用“股权换租金”等创新办法,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化工园则通过加快推进江北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完善港区仓储物流设施,提升多式联运与转运功能,帮助园区及周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探索引入售电企业参与配网建设改造,扩大直供电试点范围,组织扬子巴斯夫、惠生、安迪苏等12家重点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等,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
补短板:浦口“进补”高端产业,鼓楼改善生态环境
我市各区区情不同,“短板”也存在差异。浦口区表示,将重点突出产业高端化,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端迈进。特别是针对台积电项目的签约落户,围绕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封装和芯片制造供应链终端应用环节,加快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扩大项目影响力。
鼓楼区是老城区,老旧小区多,生态环境是为明显的短板。今年,该区计划改造伍佰村等8个棚户区,全面完成86个片区、300公顷的排水达标区建设任务,整治82个老旧小区,确保清江河、清江东沟、中保河等8条河道通过国家和省市的考核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