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讯(记者王春宝)“两年多竟然长到770斤,我研究养猪近30年,这么大块头的肥猪,也是一个次见到!”2019年12月28日中午,严寒中的临江市四道沟镇的生猪屠宰点热闹非凡,省农科院畜牧分院研究员张树敏的这番评价,引得记者想探其究竟。
这头黑猪的主人是42岁的王子亮,他十多年前从沈阳来到这里,就是看好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始散养本地鸡,现为该镇慧凤养殖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2013年,王子亮在养鸡的同时,购进5头松辽仔黑猪,在岳父家的承包山地里散放饲养。一年后出栏,宰杀1头,其余4头卖了3.6万元。
王子亮看到了致富良机,决心大干一场。2017年,他成立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请专家、搞设计、引种猪、建猪舍、防疫情。近3年来,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在近30亩场区建成带电地热的5栋现代化阳光猪舍,饲养场地达350亩。今年肥猪出栏1600多头,吸纳用工近40人,还带动13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据经常深入猪场给予防疫指导的专家——白山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主任张全介绍,该猪场的黑猪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山上散养,这里空气清新,主要食物以纯天然野果、野菜、野草、树叶为主,还有药用植物,只少量喂些玉米面和豆粕,喝的都是天然矿泉水,抗病能力强。
“在引进种猪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张树敏研究员,他是松辽黑猪品种培育创始人。他研究出来的这个品种不仅具备生长快、饲料价格低以及瘦肉率高等特点,还具有地方猪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好、无应激等特征特性,是优良的地方培育品种,这个品种我养对了。”谈起专家的有益指导,王子亮不胜感激。
“这里是我们的技术推广基地,一年得来五六趟。今天这头肥猪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强健、肉质细嫩、肉色鲜红、肥瘦相间,肉味指定好。”正在屠宰现场组织测量猪肉指标数据的张树敏骄傲地说。
谈及未来发展,王子亮信心满满:“现存栏的1200头里,有育繁母猪200头,2020年存栏将达到4000头,5年内有望年出栏1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