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总书记的“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产能过剩的相关产业,但是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逆向思维方法。大家都知道经济学中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市场的形成很多时候都是由需求形成的,人有了疾病,于是就会有医生,人民怕冷,于是就有羽绒衣。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需求与供给往往是孪生兄弟,缺一不可,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总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市场有什么需求就生产什么。
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师是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我们过去的思路,一直强调“辨证论治”,强调“靶点医学”,很多医疗从业者的思路都是“医生病人围绕病来转”,有了心脏病就有治疗心脏病的药,有了各种手术,有了各种医疗器械,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从需求到市场,再从市场到产品。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恰好给我们一个逆向思维的途径,通过改变“供给”来有效地引导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待生命的态度,对于中医药来说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我们在“供给侧”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譬如现代老百姓看中医门诊次数要远远低于西医门诊,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缺乏中医师,尤其是缺乏好的中医师,一个好的中医师会吸引很多病人的到来,以至于疗效好的中医号相当难挂。中医药在未来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必须增加中医执业人员的数量,就必须增强中医执业人员的质量。中医多了,可供百姓选择的机会也就多样化了,自然就能拉动需求,增加中医药治疗疾病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