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高端论坛

   2016-04-11 980
导读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6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华诞。作为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西安交大机械工程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6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华诞。作为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高端论坛6日在西安交大举行。

  大会邀请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华中数控集团董事长陈吉红教授作主题报告。四位报告人都是学界权威学者,共同汇聚一堂,为中国制造出谋划策。

  论坛以屈贤明教授题为“中国制造强国之路”的主题报告开场。他预测称,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将达到120分,接近日本、德国2014年的水平,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达到世界强国中等水平,到2045年,中国将进入制造强国前列。就目前来看,中国与制造业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质量效益差距大,持续发展能力次之,优化产业结构差距也比较大,”在谈到中国制造业与制造强国的差距时,屈贤明教授总结了以上三点,并根据制造业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及绿色制造工程五大工程。

  与此同时,屈贤明教授在报告中引用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未来需要重点突破十大领域。据他预计,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一些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强国行列;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强国行列;而在集成电路及其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高性能医疗装备等领域,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悉,“国制造2025”是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一个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旨在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尽管差距明显,屈贤明教授仍对中国制造业充满信心。屈贤明教授特别强调,可以期待的是,经过10年努力,10个重点领域创新模式将率先实现由跟随向并行再向引领的世界性转变,一大批原创、创的技术产品问世从而彻底摘掉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帽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921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