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新阶段,高新区肩负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外部环境来看,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国家战略,长吉一体化及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高新区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有利契机。“双创”工作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进更是让原本就着重培育创新、创业的高新区能够在此发展机遇下如鱼得水。
从内部环境来看,“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内部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北区建设已粗具规模,各类专业化平台的承载力日益增强。大众DY项目的进驻、意邦智控数据中心的建立、3D打印产业的巨大潜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顺利建设,无疑都是高新区在“十三五”再创辉煌的基础。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围绕全国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结合吉林市对高新区的总体定位和部署,“十三五”时期,高新区要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方面率先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实现突破式发展。
实现突破式发展,关键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要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根据高新区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在金融服务领域加快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赢得发展机遇,增强发展动力。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出台支持区内企业上市和挂牌的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搭建国内外金融要素集聚平台,出台支持金融企业落户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做大做强高新区自有的投融资平台,面向域内外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并购重组、股权多元化等方式,使平台公司成为真正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主体;利用各类金融创新工具满足区域建设资金需求,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方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设施项目。同时,也要推进开发区、产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创新。
实现突破式发展,就要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我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性城市,值此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实施之际,高新区更加要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高新区已成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软件服务外包、电子与信息产业等六大产业,强化产业上下游发展,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集约化、科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寻求产业之间的合作契机,打造、引进可实现融合发展的优质项目。要着重在新产业上下功夫,加大力度扶持3D打印产业发展。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定制化打造我市发展所需的电子信息产品,增加全市IT消费,力争以高新区为平台,将我市打造成智慧城市。进一步发挥区域内各创业孵化平台的作用,激发创业者创造性思维,以创业促就业,以企业带产业。
实现突破式发展,就要注重发挥高新北区的作用。作为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先导区之一的高新北区,承担着我市创新发展的重任。要进一步强化高新北区城市副中心的作用,建设创新创业吸纳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城、产教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DY经济型轿车、小型商务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健康产业、现代职业教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高新区由产业承载区向集群化、现代化、绿色化、城镇化综合功能区转变,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蓬勃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