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加强机器人产业合作 共同打造工业4.0时代双引擎

   2016-04-11 890
导读

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于去年5月诞生,时至今日,已近一年光景。《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基

 

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于去年5月诞生,时至今日,已近一年光景。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达成计划目标,国务院已组建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与其配套的11个规划,谋划未来三到五年的工作,将其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核心抓手。

地方层面,已有山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等21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措施,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在刚刚提出之际就被广泛与德国工业4.0做比较。德国是全球制造的精神导师,作为全球制造装备“领头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很多契合之处,中德两国提出的两个战略都是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以及工业革命采取的国家战略,两国也都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两个制造业大国在发展“国之重器”上,选择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之路。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

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在多次中德两国领导人会谈中,均强调了此点。德国总理默克尔于2015年10月访华,当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

今年3月,德国总统高克访华,李克强再度强调,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把德国的先进技术同中国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装备相结合,携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并表示欢迎默克尔总理年内访华并举行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就深化中德关系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机器人拟以1430万欧元购买Feintool International Holding AG持有的德国IMA Automation Amberg GmbH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IMA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集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911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