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于去年5月诞生,时至今日,已近一年光景。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达成计划目标,国务院已组建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与其配套的11个规划,谋划未来三到五年的工作,将其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核心抓手。
地方层面,已有山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等21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措施,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在刚刚提出之际就被广泛与德国工业4.0做比较。德国是全球制造的精神导师,作为全球制造装备“领头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很多契合之处,中德两国提出的两个战略都是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以及工业革命采取的国家战略,两国也都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和强国之基,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两个制造业大国在发展“国之重器”上,选择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之路。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
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在多次中德两国领导人会谈中,均强调了此点。德国总理默克尔于2015年10月访华,当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
今年3月,德国总统高克访华,李克强再度强调,要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把德国的先进技术同中国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装备相结合,携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并表示欢迎默克尔总理年内访华并举行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就深化中德关系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机器人拟以1430万欧元购买Feintool International Holding AG持有的德国IMA Automation Amberg GmbH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IMA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