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改革,近期有价值的一场讨论

   2016-04-09 1600
导读

 当前市场存在很多价格扭曲?、供给侧改革会不会变成行政力量调结构?、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

  “当前市场存在很多价格扭曲?”、“供给侧改革会不会变成行政力量调结构?”、“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周小川、易纲、楼继伟、吴敬琏、刘世锦、蔡昉、白重恩、李稻葵等纷纷针对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发表了到见解,现场思想交汇碰撞,观点异彩纷呈。思客根据论坛内容整理了九位大咖的发言干货,与各位读者共飨。

  货币政策被过度依赖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我只是从这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当前存在很多价格扭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内容就是把这些价格扭曲消化掉,改革掉,在很多程度上就是结构性改革了。

  另外一个强调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过去债务比例高,所以有一些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因此近两年在国际很多场合在讨论,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问题。

  另外可能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过头,大家就会讨论这个事。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会思考,实际上应该更加侧重于对供给侧的政策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给侧和需求侧也是相匹配的,是相互配合的。

  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多的放水

  易纲(中财办副主任兼央行副行长)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在鼓励消费,尽量减少挤出效应上多做文章。那么货币政策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健、适度、灵活,要避免过多的放水和宽松。应该说总需求管理的主战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同时,我想强调的,也有一些补短板的政策,既是供给又是需求,把补短板的政策运用好的话,也会适度扩大总需求。

  劳动合同法存在五个问题

  楼继伟(财政部部长)

  我国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先是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近十年,特别是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们竞争力越来越不足。

  另外,我国劳动合同法,是标准工时制。我国大量外向型、代工制的企业,不可能签订长期的合同。法律造成的扭曲,使得相当这方面的用工制度,使得这方面生产力增长很慢。

  第三点,法律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职位的保护,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僵化。

  第四点,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力量。企业要支付大量成本,来提高工人职业技能。但是现在的企业不愿意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因为职工可以以任何原因就可以走人。

  第五个,学生失学率上升,工人不愿意放弃当前收入,所以出来了劳动派遣工的制度。企业内部应该推行工资集体谈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liaoyua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877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