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严格落实扶贫责任制,采取发展生产、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兜底、一事一议解决等差异化分类办法,开展精准扶贫。建立“链条式”包保帮扶机制,创新帮扶方式,发挥“脱贫攻坚智囊团”作用,推动包保部门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开展春季和秋季攻势,确保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二是积极促进城乡就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平台建设,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信息圈”。整合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培训,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就业,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特困群体帮扶力度,开展“补差式”救助,保障基本生活。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推动城乡低保救助统筹实施。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改造棚户区和危旧房,落实好廉租房、公租房保障政策,及时发放租赁补贴,切实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四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学校建设标准化,完成农村薄弱校改造任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打造现代化教育和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完成城乡学校多媒体网络教育建设。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建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补充师资力量,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机构硬件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项目,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卫生惠民政策,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城乡贫困家庭开展送医送药活动,满足城乡群众医疗需求。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松花江区域段水污染防治力度,开展温德河湿地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农业源减排等环保专项行动,引进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噪音污染治理。加大清收还林力度,保护好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