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两策推进供给侧改革 推进"互联网+流通"

   2016-04-07 1320
导读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供给侧改革列为工作重点后,国务院频频出招落实推进。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出两策:一是,实施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供给侧改革列为工作重点后,国务院频频出招落实推进。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出两策:一是,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二是,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基础和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会议这样表述。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给侧改革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为代表的紧缩性改革,另一方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制造业升级改革。政府鼓励和加大在高端装备领域的投资力度会有效拉动固定资产三驾马车中的制造业投资,从而降低对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依赖程度,推动经济结构的再平衡。”
       除了中国制造升级外,当天的会议还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并出台了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尤其要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带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二要破除营商环境“软制约”。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展允许无车企业从事货运和商户选择执行商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三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分享经济成长。推动传统商业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租金。
       “这些举措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冷链运输等都是贸易流通中的短板,政策的实施也可以起到‘补短板’的作用。”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依绍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曾表示,中国流通成本是比较高的,大概是发达国家的一倍。因此,他强调,要下力气降低消费成本,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实,近两年国家非常重视“互联通+流通”,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商务部也先后出台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和《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此外,商务部此前印发的2016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流通”。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接下来“互联网+流通”仍会是政策关注焦点,商务部即将出台《“互联网+流通”行动实施的指导意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98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