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改革纪实

   2016-04-07 610
导读

3月31日,麻阳苗族自治县柑橘办组织10多名技术人员,来到高村镇大比田村柑橘种植大户莫百俊的基地里,对橘树进行高位嫁接。老的

       3月31日,麻阳苗族自治县柑橘办组织10多名技术人员,来到高村镇大比田村柑橘种植大户莫百俊的基地里,对橘树进行高位嫁接。老的冰糖橙树被截断,嫁接上锦红、锦蜜等优质品种。

  搞这么大的动作,莫百俊是下了决心的。去年,他家的冰糖橙获得丰收,却严重滞销。春节后,他将2.5万公斤冰糖橙以低价甩卖后,决定对冰糖橙进行全面品改。

  去年,各地出现柑橘滞销。作为“中国冰糖橙之乡”,麻阳痛定思痛,决定从柑橘产业破局,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困中求变

  “盖楼房,娶新娘,上学堂,全靠冰糖橙来帮忙。”在麻阳,冰糖橙是百姓致富果。去年麻阳柑橘大丰收,产量达到45万吨,比上年增长12%。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价格低廉,产品滞销。

  一边销不出去,另一边,麻阳的一些新品种供不应求。

  麻阳果果绿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家电商企业,专门做冰糖橙网上销售。公司负责人付文华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底以来一直很忙,他们推销的“锦红”、“锦蜜”等柑橘新品供不应求,每天网上收到订单不下2000单,每公斤价格在12元以上。

  “颜色好、品质高的冰糖橙,我们均以高价收购。”付文华表示,他们现在不愁销售,难的是找货源。

  麻阳通过多年发展,柑橘成为全县农业一个大富民产业,但存在着品种老化、产销脱节等问题,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培育品牌迫在眉睫。“除去低端产能,加快柑橘产业提质升级。”县委书记李卫林表示,麻阳将大力实施“品种、品质、品牌”精品战略,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改革。

  协同发力

  3月,草长莺飞,万物勃发,正是柑橘嫁接品改关键期。

  “从年前开始,我办20余名工作人员连轴转,挨家挨户和果农沟通要求品改,并入户进行技术指导。”麻阳柑橘办主任胡成介绍,品改作为柑橘提质的要环节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低端的冰糖橙像附着在‘中国冰糖橙之乡’上面的‘腐肉’,给这块金字招牌蒙上了灰尘。”县长李仕忠说,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柑橘品改,增强有效供给。

  “我们通过无病毒繁育基地培育锦红、锦蜜等优质品种种苗,并截取芽穗或挖掘树种进行品改。”胡成介绍,县财政一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农户柑橘品改,对新栽柑橘园进行苗木补贴,对高接换种实行免费或补贴,并实行统一区域规划、统一品种布局,力争3至5年内完成全县15万亩柑橘品种换代。

  3月30日,记者在兰里镇贤塘村泰丰农业公司800亩柑橘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为橙树剪枝修叶。“基地种植全程按照标准化模式,强化土壤改良和生物技术运用,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柑橘专用肥,柑橘品质优良。”公司负责人滕桂莲介绍,去年他们种的“锦红”畅销香港、澳门等地。

  多元发展

  3月29日,麻阳岩门镇杨家湾村村民邢修刚起了个大早,请来技术人员,对自己的10亩橘园进行品改。

  邢修刚种了20多年柑橘,滞销危机让他明白,以前的老品种不符合市场需求。“今年,我自费都要对柑橘树进行品改,种植锦红、锦蜜等新品种。”

  如今在麻阳,自发进行品改的橘农不在少数,高村镇大比田村村民莫柏勇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他家20亩橘园收获冰糖橙3.5万公斤,卖出去倒亏了1万多元。今年,他将家里橙树全部高位嫁接优质品种。

  柑橘滞销,还让麻阳农民形成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观念。兰里镇横喇村海拔较高,多丘陵山地。村支书龚利明介绍,他们村种过冰糖橙,效益不佳,去年开始引种适于高山种植的锦绣黄桃,目前全村已种黄桃500亩,黄桃将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82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