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探讨

   2016-04-07 650
导读

在面临社会转型、企业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路。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角度,探

       在面临社会转型、企业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央提出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路。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角度,探讨一下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问题。

所谓供给侧改革,即站在市场需求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升产品质量,用改革的方法找准精准服务的方向,扩大有效供给,以灵活的姿态提高供给侧对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适应性,培育形成新供给和新动力。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遇到了什么问题?

职业经理人的专门市场还是空白

尽管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的高端人才,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被认定为在企业经营人才队伍中,要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从业人群,尤其是他的新的社会职业属性在实践中并未被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所认可。因此,在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还找不到这一特殊群体的位置。无论是国字头的企业加大从市场聘用职业经理人,还是民营企业的代际发展需要职业经理人,都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的、流动着的人才市场配置这类人才,进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这表明了“到哪里去找职业经理人”这一市场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职业经理人的供求两侧存在明显的视角差

先从供给侧看,目前,学校培养管理人才基本是按照现行教育大纲要求+专家观点+国外经验,形成了一套通用的标准模式;社会机构则仿照学校的做法,聘请学者、行家开设一些时髦、热点内容的管理培训。由此,站在学校、专家、行家的立场,为需求侧打造了一个供给侧认定的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教育培训对提升企业经理人素质应有的作用,然而从为企业输送急需的企业(职业)经理人人才的角度来看,这种供给方式并没有帮助企业解决此类特殊人才的“饥荒”,甚至还遭遇了“不接地气”的尴尬。

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民营中小企业家更多关注的是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尤其是其诚信水平和忠诚度。所以,仅仅教会掌握知识、技术和能力要素的供给侧视角,并没有完整地反映用人企业和企业主的用人需要。显然,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素质结构的要求,供求两侧存在的视角差在现行的体制下也没有得到解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行“重在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评价制度,为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建设必须思考如何适应精准服务的新形势,才能提高市场的有效供给。

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定应停止

在行政审批的旗号下,五花八门驱利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社会上打着名人、名校、名牌机构的各类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一度出现满天飞的乱象。一时间,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证书俨然成了知识能力水平的象征、社会荣誉的光环。这样的局面,不但没有给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带来什么本质变化,反而在使用企业(职业)经理人过程中增加了操作障碍,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建立以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的思路,到本届政府已经确立的行政审批的清单中看到了改革的结果,那就是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证要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非强制性的市场选择,即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这是再一次为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发出的清晰信号。

综上所述,提升职业经理人的供给质量,是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的前提。

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当前,经济社会正在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发展到人力资源驱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具有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特征的需求。这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目标是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的源动力;反过来,职业经理人供给侧的改革则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会使中国特色的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展迅速呈现预期的崭新局面。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作为经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核准的、承担组织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和资质认证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先确立了以推动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作为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先手棋,并以此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发力方向,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的识别问题。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经理人的发展现状,提出在非公经济领域先行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重点,同时关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适时研究、探索国有企业从市场选择职业经理人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江苏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关于职业经理人项目的推进工作。作为建立职业经理人择人与求职公共服务机制的试点工作的践行者,江苏领航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的统筹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探索,以先行建立企业经理人择人求职服务为导向的市场机制,以“职业经历、职业业绩、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及技能、职业心理适配程度”六个评价维度,以及“职业经理人自我评价系统、人才市场评价系统、企业及出资人评价系统”三个评价系统为重点内容,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方法,寻求未来职业经理人供给侧改革在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的新突破,以局部带动为契机,逐步推向全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81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