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债转股重启 市场化推进对接供给侧改革

   2016-04-06 880
导读

1、光明并阴影,债转股实施效果恐有限  债转股确实为化解部分行业潜在不良,助力过剩行业去产能去杠杆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案

       1、光明并阴影,债转股实施效果恐有限

  债转股确实为化解部分行业潜在不良,助力过剩行业去产能去杠杆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案。但是结合国际经验及债转股的特点来看,债转股并不是去产能、化解潜在不良的主要手段。通过将企业债权转化为股权,短期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上升压力,也为企业提供了喘息机会。但原债务企业是否具备再投资价值,能否在债务压力缓解后竞争力得到提升,能否通过战略及业务的调整重新盈利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债转股风险权重较高,退出方式尚不明确,预计银行在债转股目标企业的选择上将权衡多方利益审慎进行,整体积极性有限。
    2、抛砖引玉,债转股政策信号作用高于实践意义

  两会问答信息与媒体报道显示,中国将于近期出台相关文件,允许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实施债转股,以支持实体经济。此文件将由国务院特批,突破商业银行不能投资于实业的法规限制。债转股与年初启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贷联动融资试点工作一脉相承,符合国家提高直接融资,降低企业债务率的导向,为供给侧改革铺路,政策示范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银行股权投资将逐步突破限制,混业经营大趋势在探索中逐步明晰。

  3、本轮债转股对银行影响偏中性,关注政策的后续动态

  本轮债转股对银行的影响有利有弊,整体影响趋于中性。虽然债转股占用了银行较多的资本及牺牲了银行部分利息收益,但也带来了不良压力减轻、资产质量改善的潜在利益。如债转股对应风险权重能调低或退出机制能进一步明确则影响趋于正面,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的后续动态。此外,随着试点的推进,债转股后续规模是否扩大,是否存在税收优惠也同样成为关注的重点。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鉴于行业较低的估值水平和极低的机构仓位配置,我们继续看好银行股的相对收益。催化因素包括监管指标逆周期弹性化调整,拨备覆盖率有望下调减小银行业业绩压力;不良处置加速,利于提高银行资产周转效率。建议重点关注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推荐关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

  风险提示:1、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2、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70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