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市上下都在开展以“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那么,德惠的机遇在哪儿?德惠市委书记马延峰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找到了答案。
“纲要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这就是德惠这样的县级市所面临的发展机遇。”马延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德惠市将以此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突破制约振兴发展的思想障碍,努力把德惠建成哈长城市群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绿色食品生态城、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
强化标杆意识
推动县域“提速”
“尽管近年来德惠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县区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总量偏小、结构不优、步伐不快等问题。”马延峰先指出了德惠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说,要坚持问题导向,克服“小富即安”和“过得去”思想,坚持发展一个要务,以先进为榜样,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深入实施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快速推动经济总量扩张,提质增效,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马延峰表示,德惠将进一步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引资推进年”为载体,走出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谋划各类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支持。今年要确保引进内资80亿元、外资1.2亿美元,至少建设亿元以上项目50个。加大对泉德秸秆综合利用、福建(吉林)回头客食品加工、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项目的服务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切实补齐服务业短板,按照吉林省和长春市服务业发展攻坚的要求,着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全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强化机遇意识
推动城镇化“提标”
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要全力将哈长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群。德惠处在哈长城市群的核心位置,距长春市78公里,距哈尔滨市16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厚。马延峰表示,德惠将以创建中等宜居城市为目标,实施“核心带动、支点支撑、多点呼应”的空间战略,构建“一主、四副、多节点”城镇化空间格局,全力提升城乡发展规模和档次。同时,在中国食品名城的基础上,以泉德秸秆综合利用、吉林圣泉倍进等生物质龙头企业为依托,全力打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
强化民本意识
推动民生事业“提质”
百姓利益无小事。马延峰表示,德惠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改善,计划将财政新增收入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精心编制实施好“幸福德惠行动计划”,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强调做好精准扶贫,确保15000人的年度脱贫任务顺利完成,力争到2017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全力做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强化责任意识
推动干部队伍“提能”
事业发展,关键在干部。马延峰表示,德惠市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履职,认真履职。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督查问责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马延峰特别提出,将坚决整治个别干部“不想事、不担事、不做事、不成事、乱整事”现象,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让各级干部想干事、快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马延峰
基层心声
德惠是中国绿色食品名城,朱城子镇是全市摆放食品加工项目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产业园区整体建设,将园区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承载力强的食品工业发展平台。对于新建项目,我们将统一推进,打包服务,尽快完成开工前的审批工作。坚持冬季办手续,夏季抓开工,全年抓招商,努力把朱城子镇建设成为以食品加工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发达、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的特色城镇。
总而言之,只有经济搞上去了,政府才有更大的能力为老百姓做事,和下棋一样,整盘棋也就活了。
——德惠市朱城子镇镇委书记 双龙
米沙子工业集中区处于长春新区辐射带上,区位优势明显。长吉图、一带一路、哈长城市群、长春新区……国家把政策平台搭好了,我们就要坚决把具体工作做好。今年,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的“身份”和态度,变主为仆,主动与招商主体对接,主动为企业服务,重塑新型的政商关系。欢迎企业落户米沙子工业集中区,来到这儿,就像回到家一样。
——德惠市米沙子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 董科伟
务实举措
踏实干事儿
让德惠人生活更美好
●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正常年景稳定在21.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
●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00户、家庭农场50家。
●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五大围堤”套子里围堤工程、松沐灌区工程、松花江干流防洪工程等七项水利工程。
●加快启动201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马家店大桥新建项目和大岗电灌站异地新建工程。
●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兴市场业态。
●将102、德农线等主要公路两侧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精心培育和打造公路沿线样板新村和景观带。
●稳妥推进城乡楼房开发建设,全年开发城区楼房40万平方米、乡镇楼房10万平方米。大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改安置房1932套、保障房180套,改造农村危房500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11000人的年度脱贫任务。
●加大就业指导和培训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新开发就业岗位8000个,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突出抓好社会保险工作,争取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适时提高救助标准,努力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提高双拥创建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馆、图书馆使用功能,完成博物馆修缮工程,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启动德朝公路改建工程。
●启动农村有线电视数字整转工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