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新闻学院成为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试点报送单位

   2016-04-06 880
导读

从即日起到本月28日,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全国新闻机构或个人征集第26届中国新闻奖参评新闻作品(暂不含长江、韬奋新闻奖,

       从即日起到本月28日,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全国新闻机构或个人征集第26届中国新闻奖参评新闻作品(暂不含长江、韬奋新闻奖,不含新闻论文奖),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由此成为全国18家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试点报送单位之一,也是东北三省一个一家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试点报送单位。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主办,每年评选一次,至今已评选25届。近几年来,中国记协不断完善参评机制,改进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2014年,在以单位组织报送为主的基础上,为增强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新闻界建议,中国记协增设了中国社科院、中国传媒大学等11家新闻教研机构为批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探索优秀新闻作品他荐办法。这些单位每年可根据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推荐优秀新闻作品参加定评。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通过这一渠道报送作品63件,其中24件获奖,获奖率达到38%。为进一步拓宽优秀作品的推荐渠道,今年中国记协又新增了吉林大学等7所高校新闻学院为试点报送单位。

请参评者到中国记协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下载相关文件及评选报送表格,用A4纸打印《推荐作品目录》和《作品推荐表》,并在推荐单位意见处签署推荐人姓名,加盖推荐单位公章。参评作品报送材料包括:原件1份,复印件12份,网络公示用电子版材料存入U盘1份(并请将网络公示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吉林大学指定联系邮箱),作品格式以中国记协相关要求为准;所报送新闻作品,不得与刊播单位报送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作品相重复,也不得与其他报送渠道报送的作品相重复。参评作品体裁、地区、媒体类型不限,每位作者限报作品总数不得超过2件。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可向中国记协评委会报送的参评作品数量为3件,并将拟报送中国记协的作品于5月中旬在吉林大学文学院官方网站以及中国吉林网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

请参评者务必以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的方式将参评作品报送材料邮寄到下列地址(请在外包装上注明“中国新闻奖材料”字样):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吉林大学文学院及新闻与传播学院资料室

邮编:130012

联系人:郑红光,富军

电话:0431-85166126

邮箱:18204312533@163.com

附件:

附件一: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征集第26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的通知

http://wxy.jlu.edu.cn/?mod=info&act=view&id=3954

请至中国记协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下载如下材料:

附件二、记协发[2016]1号文件《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2/03/c_135070685.htm

附件三、记协发[2016]2号文件《关于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报送工作的通知》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2/03/c_135070684.htm

附件四、2016年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报送表格下载: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2/03/c_135070684_5.htm

附件五:2016年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评通知及申报表格下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34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