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先要放眼全局,充分认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王君正指出,要深刻认识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各项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追逐长春梦的必然要求。
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农村工作,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在抓住优势、发挥优势、打造优势上下功夫,在认识短板、聚焦短板、补齐短板中求发展,不仅要在省内‘打先锋’,更要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中‘站排头’。”王君正说。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新理念,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推进科技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
牢固树立协调发展新理念,着力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素质。促进农业内部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全球先进理念引领农业转型提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开拓新市场。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真正让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受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决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
突出抓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各项重点任务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科学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重点在生产经营产业化、产业链接循环化上下功夫,由过去不同作物种植面积此消彼长的平面调整,向产业形态从低级走向高级的立体调整转变。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完整闭合的产业链循环。积极稳妥地调整结构,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长短结合,分区施策、全力打造玉米全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围绕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突出抓好品牌建设。把“绿色农产品基地”作为长春的一张特色名片,响亮地打出去,让长春的绿色生态农产品走出吉林、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突出抓好农产品特色品牌建设,围绕区域优势资源、结合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更多的地域特色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依靠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加强品牌推介和市场开发,搭建域内外实体展示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全方位地宣传展示长春农产品。坚决把牢质量关,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为品牌建设提供保障。
围绕提升农产品比较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放眼国内外市场,盯住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围绕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加快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密切关注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做好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向双千亿元目标迈进。
围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整体进位升级。把握思想上的主动权,把握行动上的主动权,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着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和尊商亲商的社会环境,集中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把县域经济的实力做大做强。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县域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发展导向,树立工作标尺,强化责任落实,实施跟踪考核,表彰先进、问责后进,激发县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好发展氛围。
围绕探索发展新模式,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实验区建设。整合优势资源,高标准、高水平集中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统筹推进。实验区内,支农资金集中投入、涉农项目整合摆放,增产技术集成应用,三次产业紧密衔接、社会化服务全程覆盖,农村改革先行先试,新农村建设同步开展,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
广泛凝聚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王君正强调,农业农村既是长春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好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改进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牢执政基础。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拓宽选人视野,牢固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后一公里”。
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切实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宽的视野谋划“三农”工作。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跳出农业抓农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积极帮群众做好事、解难事,与农民交真心、做朋友;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