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时代已悄然而至,不难预见,未来旅游产业将异军突起,扮演着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角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逆市上扬的强大引擎。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我市将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持久动力。
供给侧改革为旅游注入的是一池活水,将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我市正在积极探索国有重点景区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推进组建旅游集团公司,打造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提升千山、玉佛山、汤岗子温泉等国有旅游景区市场化水平。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我市旅游产业项目,扩大旅游投资和产品供给。
相对于重工业的产能过剩而言,旅游产业呈现的是产品的供给不足。为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我市将重点推动温泉、养老、休闲、养生以及乡村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快速崛起。推进千山等重点景区建设东北地域文化浓郁、具有年代记忆特征的古镇老街,作为景区内部历史文化的延伸,展示鞍山旅游有的气质。围绕千山历史文化,筹备一场震撼人心的文艺演出,组创一系列精彩的影视歌作品,把游客的记忆定格在鞍山。推动“旅游+”的融合发展,将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及“评书之乡”、“乒乓球冠军的摇篮”等城市符号相融合,打造成新的旅游元素,满足游客新需求。
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支撑。围绕供给侧改革,我市在重点推进千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计划建设市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全市旅游接待服务窗口。计划建设10座以上旅游厕所,特别是要在达道湾高速公路收费站至千山风景区沿线建设具有休息区功能的景观旅游厕所。完善城市主干道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计划年内设立标识牌40块以上。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全市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供给侧改革成功的标志。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市将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管,开展诚信经营创建,建立行业自律规则机制。开展旅游行业市场大检查,对不合格、不满意的企业予以曝光。开展旅游联合执法,打击零负团费、低价竞争、高价销售、虚报价格等违法经营行为。妥善处理旅游投诉、纠纷,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举办全市导游员大赛、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培训班,开展专家、教授进酒店现场培训万名服务员活动。
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满足游客需求,既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手段,也是改革的终目的。为此,我市将在央视、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打造春季梨花节、秋季南果梨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把梨花和南果梨打造成鞍山的城市符号,传遍海内外。谋划在我市举办中国届居士节、中国届微电影节等国际性和国家级的节庆活动,吸引海内外游客到鞍山来。同时还将利用重大体育赛事,推介我市的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知名度,终把我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热点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