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2025> 山东省行动纲要》日前出炉。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积极打造中国制造“山东版”,推进山东制造强省建设。未来10年,将瞄准“10+10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新医药、纺织服装等20个产业。
今后10年,山东将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的关键时期。按照制造强省“三步走”的战略,一个个10年,即2025年,全省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绿色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产业基础雄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良好、持续发展强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实现制造业强省目标。到第二个10年,即2035年,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前列,世界制造强国中等以上水平。到第三个10年,即大约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领先水平,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水平。
我省提出了近10年重点领域发展的量化目标,把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为10+10共20个。其中,10大装备制造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按照打造“国家队”的要求进行培植;10大优势特色产业为“新材料、新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纸品、轮胎、石化、建材、有色”。
今后,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先安排布局重大制造业项目。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搞好产业集聚区研发孵化、检测检验、公用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另外,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试点示范和服务平台建设。用地指标将优先用于确需新增用地的制造业优质技改项目。
在行动纲要中,我省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主要目的是要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生产模式,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和重组,着力打造“智慧工业”。其中,我省将支持消费品制造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APP应用等平台,积极探索多样化营销模式。
今后10年,山东将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提升的关键时期。按照制造强省“三步走”的战略,一个个10年,即2025年,全省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绿色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产业基础雄厚、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良好、持续发展强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基本实现制造业强省目标。到第二个10年,即2035年,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前列,世界制造强国中等以上水平。到第三个10年,即大约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山东制造整体达到国内制造强省领先水平,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水平。
我省提出了近10年重点领域发展的量化目标,把重点发展的产业确定为10+10共20个。其中,10大装备制造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按照打造“国家队”的要求进行培植;10大优势特色产业为“新材料、新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纸品、轮胎、石化、建材、有色”。
今后,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先安排布局重大制造业项目。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搞好产业集聚区研发孵化、检测检验、公用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另外,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技术改造、试点示范和服务平台建设。用地指标将优先用于确需新增用地的制造业优质技改项目。
在行动纲要中,我省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主要目的是要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生产模式,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和重组,着力打造“智慧工业”。其中,我省将支持消费品制造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APP应用等平台,积极探索多样化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