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举办“中国制造2025创新沙龙”

   2016-04-01 680
导读

3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举办中国制造2025创新沙龙暨《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品课程》启动会,特别邀请德国亚

 3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举办“中国制造2025创新沙龙”暨《“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品课程》启动会,特别邀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麻省理工学院智能定制化生产研究小组主任、技术与创新管理资深专家Frank Piller教授主讲和分享《面向工业4.0的领导力和创新管理》,为大家带来前沿的国际视野和到的国际经验。

FRANK教授主题演讲

Frank Piller教授指出,工业4.0的重要特征是产品的智能化和平台化,要求企业先要转变产品研发的思维和路径,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析大量用户数据,真正做到“开放式创新”,并通过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互动来提升创新成功率;大部分的创新来自顾客提出的创意,而不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头脑风暴或者成熟的研发活动,因此企业有必要将顾客从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转化成一个合格设计者,使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导企业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目标。

Frank Piller教授对比了德国和美国在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上的差别,他认为:德国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注重的是智能化的生产和智能化的车间,如何提升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效率;而美国更关注如何基于灵活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随后,他分享了关于工业4.0商业模式创新的十个建议和预测,特别强调企业要树立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观,一方面在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挖掘和实现新的利润来源;一方面做好企业短期利润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借鉴与融合》主题对话环节,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深圳市年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精益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专家杨战武,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负责人张晓辉,北京世纪盈联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信息技术专家、投资人丁帅等重量级嘉宾围绕中国制造业的当下困难和瓶颈、未来机遇和挑战、如何与德国工业4.0对接融合等话题进行讨论。

主题对话现场副本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战略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专家姚建明作为《“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品课程》的课程主任,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课程的诸多创新和亮点,并宣告《“中国制造2025”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品课程》正式启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643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