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不良贷款率连年双升 推进供给侧改革大有可为

   2016-04-01 840
导读

浙江是全国经济的晴雨表。浙江经济先于全国遇到了增速放缓、动力减弱的瓶颈,企业经营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提前暴露。在昨日的银行

 “浙江是全国经济的晴雨表。浙江经济先于全国遇到了增速放缓、动力减弱的瓶颈,企业经营风险和银行信用风险提前暴露。”在昨日的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上,浙江省银监局副局长傅平江表示。

  农业银行(3.2000.000.00%)浙江省分行行长冯建龙也表示,当前,在经济增速变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风险似乎还在加大,银行不良率还在集中暴露,出口增速有所放缓,浙江经济因此有所“受伤”,由此引来一些对浙江经济金融不看好甚至唱衰的声音。

  这几年,浙江的企业风险暴露总量较大,企业不良贷款连续四年出现了“双升”。对此,冯建龙表示,眼下的风险与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从表面看,虽然当前企业层面的风险还在持续暴露,但深层次的风险诱因依然出现明显变化。

  对于浙江此轮风险暴露,冯建龙分析其深刻原因有三:一是浙江经济以民营中小企业、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又集中在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容易受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波动影响。二是经济调整两次并作了一次,风险积累过大。三是浙江民间借贷盛,企业间相互担保普遍,一些企业过度融资和投资。

  然而,冯建龙认为,现在的风险暴露期不是风险潜伏期,更不是信贷收缩期。恰恰相反,随着信贷风险的暴露,不良贷款的出清,腾挪空间的加大,经济在转型中已出现了上升态势,出现了新常态。

  冯建龙称,围绕“十三五”规划,服务供给侧改革,目前正是信贷的投放期,这不仅是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冯建龙称,“浙江金融业风险可控,仍是全国金融业发展的优质区域。”

  对此,傅平江也表示,浙江银监局和浙江银行业一起,一手强化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对接供给侧改革实践迈出了有力步伐;一手系统应对风险,为风险防控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措施。近,浙江银监局制定了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方案,并与本月30日出台银行业服务供给侧改革“二十条”指导意见。

  “二十条”指导意见包括:强化资金保障,支持重点项目稳投资。发展并购金融,支持优势企业再提升。创新科技金融,支持双创企业新动能。深化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三农补短板。出清僵尸企业,支持稳妥有序去产能。实施差别措施,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多方入手,防范交叉风险。搭建平台,加快不良处置等。

  对此,冯建龙也直言,“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把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业和企业淘汰掉。这是一次彻底有效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为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供了大好时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618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