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与减背后的哲学——看高安工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

   2016-03-31 1140
导读

一组数据:2015年,高安市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建陶产业实现产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货运产业完成税收5.06亿元,

       一组数据:2015年,高安市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建陶产业实现产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货运产业完成税收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但增幅比2014年分别下降15.3%和0.7%;

另一组数据:同样是2015年,高安新兴产业——光电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更令人兴奋的是,今年一季度,高安光电产业实现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36%,上交税收2205万元,同比增长了160%。

一增一减,背后有何深意?深入采访后记者深切感受到,增减背后有哲学。高安正静悄悄进行一场经济动能转换:建筑陶瓷、货运等传统产业增速明显放缓,而以光电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势头强劲,新动能正在形成,新增长点相继涌现。

一增一减之间,新旧动力形成有效互补,高安县域经济因此也逆势上扬。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0.2亿元,增长9.6%;完成财政总收入35.02亿元,增长16.5%;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7.850.831.4。

以新补旧:旧产品不灵,新产品补位

纹路清晰,色彩逼真,立体感强,如果不用手触摸,正在高安太阳陶瓷展厅展出的这款瓷木地板,乍一看以为是实木地板。据介绍,这款产品是通过喷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

“3D打印的瓷砖产品附加值高,未来潜力很大。我们生产的仿古砖70%以上使用3D打印技术。产品销量很好,部分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及部分东南亚国家。”高安太阳集团负责人说。

从去年开始,高安区域内不少建陶企业开始使用喷墨3D打印技术。这是高安市建陶行业不断创新产品、拓展市场新需求的一个缩影。

受经济下行及行业低端和同质化产品过多等影响,近两年,国内部分建筑陶瓷产区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产值下滑等情况。作为全国第四大建陶产区,高安市建陶产业增速也开始放缓。面对新情况,高安市以供给侧改革为向导,巧做加减法:在建陶产能上做减法,在产品创新上做加法,从而实现了产品从中低端向高端挺进,增加有效供给,激活市场需求。

在城镇,我们看到,这里的建筑陶瓷企业产品创新开发速度在加快,金刚厚抛釉、大理石瓷砖、钢化微晶石、“9克拉钻”等产品纷纷推出。瓷将军陶瓷开始涉足附加值更高的“镀金砖”“K金砖”,利润是普通瓷砖的几倍;罗斯福陶瓷研制开发出的“大理石剥开釉”等新产品,跻身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立足于对行业的科学研判,高安建陶产业正在不断革新。瞄准国家大力推行建设海绵城市机遇,绿岛科技与景德镇陶瓷大学自主研发了陶瓷透水砖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市场前景广阔。

以加补减:传统产业减速,新兴产业加速

在建筑陶瓷、货运等传统产业出现增速放缓情况下,高安工业逆势上扬,其动力源自哪里?去年以来,以光电为代表的新动力纷纷涌现,形成多点支撑,从而填补了传统产业的缺口。

在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偌大的一个车间看不到几个工人,实现了原材料到总装配全部工业自动化。“平均3秒可以出8个成品。”奥其斯一名技术负责人表示。

因看好高安光电产业发展,2014年,奥其斯把总部从东莞搬到高安,并于当年建成投产,总投资达22亿元。作为一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企业,其生产的LED灯远销美国、欧洲,并率先获得美国UL认证和FCC认证。“今年势头非常好,订单源源不断,其中国际订单占总订单的三分之二。”奥其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2012年开始,高安市决策者就意识到,高安工业主要以建筑陶瓷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县域经济支撑比较薄弱。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补齐工业短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从2012年开始,市委把光电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持续发力。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安光电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共引进光电及其配套企业30家,总投资70亿元。

总部在苏州的天孚光电是国内领先的光网络连接精密元件制造商。因看准高安光电产业前景,企业目前已把生产基地全部放在石脑镇。“去年以来订单很多,供不应求。现在急需扩大生产线,今年采购新设备花费了1亿元。今年开春我们新招了300多人,6月份还要招300人。”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其产品氧化锆陶瓷套筒占国内高端市场75%份额,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光通信领先国家。

为形成光电产学研一体化,2015年,高安市与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合作,推动光电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已初见成效,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已帮助引进两家高科技企业落户高安,进一步延伸了高安光电产业链。目前,奥其斯、康铭盛、天孚等5家光电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安光电产业被列入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光电产业园被列为省级绿色光源产业基地。

以高补低:低端企业萎缩,中高端企业增多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变化,高安一批产能过剩的低端企业正在萎缩,甚至淘汰、关闭。

“过去我们镇的主导产业是煤炭,工艺较为落后,多时有8家企业。现在只剩1家了。”说起镇里产业转型,城镇党委书记欧阳朝晖信心满满。

煤炭企业在城镇的萎缩,是高安市一批低端企业萎缩的典型案例。

然而,在城镇,低端企业的萎缩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为中高端企业腾出了宝贵的空间。随着低端企业的退出,城镇把腾出来的土地资源,规划建设成城工业小区,包括玉陶创业园、阳光创业园、幸福创业园三大创业园,并形成电机、“水刀”、不锈钢多功能水泵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2015年,城镇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增长20%。

在江西浩港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水刀”正在进行性能测试:接到操控系统的指令后,水流从切割机喷嘴喷出,在几厘米厚的瓷板上变换各种姿态、角度。短短几分钟,瓷板便告切完,令人惊叹。
    江西浩港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生产的“水刀”,专业名为高压水射流切割设备。过去“水刀”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现在国产化生产后,价格大幅下降,市场需求潜力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到现在,已经有10多台订单,今年企业产值有望破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高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达37个,签约总金额达114.8亿元。特别是2015年,高安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达18家,增量列全省县(市、区)一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累计达13件,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县(市、区)一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577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