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街路和沟渠;杂乱的柴草垛移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庭院; “美丽人家”的挂牌成为村民争抢的“新宠”……这些都是昌邑区开展以“六清”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后的喜人变化,在近日市政府拉链式检查六清成效工作中,昌邑区被评定为城区组一类。
截至目前,昌邑区农村清理沟渠和边沟439公里、柴草垛830处、粪堆2201立方米、垃圾4939.5吨、卫生死角332个,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2300户;新建垃圾填埋场76个和垃圾转运池315个,购置垃圾清运手推车1401个。桦皮厂镇还实现了垃圾区处理。
在工作机制上,昌邑区建立了四级联动的配套机制。区政府负责人分别包保5个乡镇,全区62个部门包保83个行政村。区、乡、村、社4级联动,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片,全区形成一盘棋,把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要的民生事项统筹推进。
在整治过程中,昌邑区突出垃圾处理这个重点,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日常垃圾清理规范化、常态化。一部分村学习了两家子乡温泉村的做法,每户设置一个专用生活垃圾坑,将草灰和垃圾变废为宝,做到垃圾自产自销。一些村还定点设立垃圾箱,形成户收集、屯运转、村清理的良好运转模式。
为加快整治进度,昌邑区树立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体上,每个乡镇确定了一个环境整治重点村,辐射周边村屯。局部上,各村以人员带动为突破点。集中整治后,昌邑区建立了保洁队伍,制定了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各行政村共聘请保洁员180人,负责农户垃圾收集和公路沿线日常保洁;聘请老年协会参与到农村环境的日常监督中。各村正在组织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包括用水卫生、垃圾归桶、家禽家畜圈养、室内干净整洁等。
截至目前,昌邑区农村清理沟渠和边沟439公里、柴草垛830处、粪堆2201立方米、垃圾4939.5吨、卫生死角332个,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2300户;新建垃圾填埋场76个和垃圾转运池315个,购置垃圾清运手推车1401个。桦皮厂镇还实现了垃圾区处理。
在工作机制上,昌邑区建立了四级联动的配套机制。区政府负责人分别包保5个乡镇,全区62个部门包保83个行政村。区、乡、村、社4级联动,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片,全区形成一盘棋,把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要的民生事项统筹推进。
在整治过程中,昌邑区突出垃圾处理这个重点,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日常垃圾清理规范化、常态化。一部分村学习了两家子乡温泉村的做法,每户设置一个专用生活垃圾坑,将草灰和垃圾变废为宝,做到垃圾自产自销。一些村还定点设立垃圾箱,形成户收集、屯运转、村清理的良好运转模式。
为加快整治进度,昌邑区树立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体上,每个乡镇确定了一个环境整治重点村,辐射周边村屯。局部上,各村以人员带动为突破点。集中整治后,昌邑区建立了保洁队伍,制定了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各行政村共聘请保洁员180人,负责农户垃圾收集和公路沿线日常保洁;聘请老年协会参与到农村环境的日常监督中。各村正在组织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包括用水卫生、垃圾归桶、家禽家畜圈养、室内干净整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