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激发农业新活力

   2016-03-25 1890
导读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集安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集安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能。
一、以生态高效为基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一是加强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产方示范田、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设现代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每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以上;特别是依托我市富硒土壤资源优势,科学制定富硒水稻种植规划,每年建设富硒水稻示范区2万亩。二是强化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与服务指导。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村级农业科技员,积极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三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项目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定期开展农业投入品检测,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力度,2016年新认证“三品”5个。到2020年,全市有效使用的“三品”认证总数达到60个以上。四是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国家禁用、限用及假劣农药的打击力度,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深入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监测、防治工作,加大常态化监测点、布点及标识牌建设。
二、以服务扶持为重点,做大做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深入实施乡镇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培育和指导服务,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打造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集群。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真正把集安的优良农特产品做细、做精、做强。2016年,全市农特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实现67亿元,同比增长5%。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12%。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一是全力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6年完成财源、榆林、麻线、通胜4个乡镇(街道)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2017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农村土地确权和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承包权、经营权“三权”立,所有权证、承包权证、经营权证“三证”分离。二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经营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农产品种植加工龙头企业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监督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促进规模经营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2016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25%。到“十三五”末,土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三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运营规模,对全市126个村实行全覆盖。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对在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组织给予政策、法律、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就地就近自主创业。组织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职业介绍、法律咨询等服务,拓宽务工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认真谋划“一村一品”,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一村一品”倾斜。到2020年,全市所有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要达到5万元以上,8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努力提升农民素质。以“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教育中心为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以信息流通为纽带,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为目标,建立互联网、微信等信息平台,向农民提供有效有用的种植养殖、加工、收购、销售、技术咨询等信息。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到2020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级信息服务站和电子商务服务全覆盖。
六、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抓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立足资源和品牌优势,科学编制镇村旅游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餐饮、住宿、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设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25个以上,特色水果休闲观光及采摘体验生态园30个以上,家庭旅馆500家以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536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