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或提“供给侧改革”

   2016-03-25 1110
导读

12月18日,引领中国经济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北京举行,这个会议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准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12月18日,引领中国经济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北京举行,这个会议也是每年级别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准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并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关系国民经济走向和民生福祉。

 

同时,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之年,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释放一系列重要信号。

 

据悉,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把“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融为未来一年的务实举措。

 

15次会议 半数以上强调“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心任务是总结年度经济、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并定调第二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部委将相继召开会议部署下一年工作。

 

记者盘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15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现,至少有8次将“稳”定为主基调。

 

而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备会”,也会分析研究下一年的经济工作。

 

记者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该会议召开前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发现,两个会议间隔长时间为11天,短为3天。

 

例如,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在此会议召开7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

 

今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点。

 

或提“供给侧改革”

 

记者梳理发现,“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次由高层提出,是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建议,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过剩产能的退出机制,特别是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那些僵尸企业。

 

当然,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并不意味着需求端改革的停滞,要“两头促进”,不能“一头沉”。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需求方面政策的调整见效快,供给方面的调整见效慢,所以一定要注意双方的互动。

 

或将部署四个“歼灭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的政治局会议通常被认为是对来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会议强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针对化解房地产库存、应对产能过剩、防范金融风险和降低企业成本作出了部署。

 

在“歼灭”楼市库存的问题上,农民工市民化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在“歼灭”过剩产能方面,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

 

在“歼灭”金融风险的问题上,会议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多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形成功能完备的股票市场”不仅会成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更将成为明年金融系统改革和政策布局的方向。

 

在“歼灭”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组合拳”。

 

预计“积极财政+稳健货币”政策不变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哨战”,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于本周一召开,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城市工作。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分析认为,今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比去年更为乐观,淡化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而是强调“稳中有好”,“完成了今年主要目标任务”。传统的五个兼顾也变成了四个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被单强调。

 

一切信号都指向一个方向:明年的需求管理将成为配角,而供给侧改革将成为主角,因为只有供给侧改革才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单纯的需求管理可能只会增加无效投资。

 

对于2016年的定调,管清友认为,“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不会变,但实际上更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对冲为主。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搭配已经延续了5年,预计今年表述还不会变,但内涵会有所变化。一方面,积极的财政将真正积极起来,今年财政收入持续被动下滑,明年压力将更大,财政赤字率扩大已成定局,预计至少会扩大到2.5%。另一方面,稳健的货币可能会更加稳健,以对冲为主。随着通胀回升、存款基准利率降至1.5%的新低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完成,降息的空间将明显收窄,降息次数将明显减少。而在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外汇占款继续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降准的次数不会少于今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531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