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三不是’:不是短期的总需求调控;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也不是西方的供给经济学概念,其核心和主线是着眼长期的体制改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21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2016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上表示,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厘清未来经济思路的关键。
当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诸多解读版本:有观点认为其核心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管理。也有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刀切”清除僵尸企业,消除产能过剩,并全面减税。
但蔡洪滨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重要,但是这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为供给侧管理或者供给经济学的概念,也是认识上的一种倒退。他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着眼长远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企改革,财税改革,以提升人力资本为主的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从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更加有效率的制度环境。
“只有准确理解其内涵,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实施方案,并一步一步推动这些改革。这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蔡洪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