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需要更多袁庚

   2016-03-18 950
导读

原标题:供给侧改革需要更多袁庚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营造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制度场域,及能允许试错容错的经济社会包容机制,让更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袁庚们,扛起中国创造的大旗。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又一位耄耋老人走了。1月3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践行者袁庚逝世,享年99岁,正是37年前的这一天,深圳蛇口工业区被批准诞生。这或许是一种命运的安排。袁庚魂归道山后,社会各界掀起一阵阵缅怀潮。这两天,也有市民前往设于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内的灵堂悼念追思袁庚。对一个改革先驱者的逝世,我们实有必要明确一些问题: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他对当下的市场经济改革有何启示?
 
袁庚对大多数人,尤其是80后、90后,像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却积淀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厚重感。如果你们了解,邓小平在南海边画的那个圈,正是改革干将袁庚给充实的;如果告诉你们,“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袁庚提出的,同时他还是百年招商局再续辉煌的缔造者,那么这种历史厚重感顿时就有了鲜活的一面。
 
当前正值中国拉开新一轮供给侧改革的序曲,缅怀袁庚不仅仅在于敬畏他不虚改革干将之称的历史声望,还在于激励决策层励志营造一个系统性的试错容错机制,让更多的袁庚踊跃而出,扛起新供给侧改革的大旗,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曾经作为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先是一个具有典型企业家精神的个体,其于1979年到1984年在蛇口创造的24项中国一个,沉淀的恰是市场逻辑的常识,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敏锐嗅觉,以及勇于担当的创新魄力。袁庚身上的这些企业家精神特质,反映其当时从事的就是一场具象化的供给侧改革。如在全国率先推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一个个实行员工聘用制,成立一个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无不是具鲜活的中国供给侧改革成功案例。
 
其实,在历经模仿制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正在矢志跨进中国创造的当下,中国不缺具有锐意改革的领导核心,也不缺旨在勾画层设计的高水平技术官僚,同样也不缺全社会对新一轮供给侧改革的广泛认知。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营造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制度场域,及能允许试错容错的经济社会包容机制,让更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袁庚们,能扛起中国创造的大旗,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培育出支撑中国经济稳健运行的新经济增长点。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个体,就如同是一个个能够描绘各自中国梦的产品经理,他们的努力进取,敢于一个个吃螃蟹的探险精神,让中国梦更具象、鲜活、丰腴和五彩斑斓,同时也让中国梦成为自上而下洪流与自下而上溪流的共识体,绽放积极向上的中国创造热情。
 
 
不得不说,袁庚能在深圳蛇口创出大业绩,引领中国数十年的改革风尚,既源自其内生禀赋的企业家精神,又与当时邓小平等领导核心的包容、支持等分不开,也受益于当时中国掀起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自上而下的供给侧改革整体层设计已绘就,来自自下而上的实干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汇聚。这是因为自下而上的实干,既需要政府提供透明型担保和防护型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支持,防范创新自由悖逆,又需要清晰厘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让中国创造更具市场逻辑的激励相容性。
 
当前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将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的经验沉淀,并制度化成一个清晰的行为共识,然后坚定地“向前走,别回头”,让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阔步向前,让国企混改不再较真于国资应否控股,应否主导企业,而是甩开膀子探索任何有利于中国创造的供给侧改革方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68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