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图

   2016-03-14 970
导读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主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化融合”工作,通过信息化的融合与渗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也正是《中国制造2025》将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作为主线的原因所在。

主攻方向: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

实质:从资源驱动变为信息驱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工厂车间内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智能设备以无线方式实现了与互联网或设备之间的互联。由此衍生出物联网、服务互联网,推动着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方式相融合。也可以说,信息物理系统将使制造业领域实现资源、信息、物品、设备和人的互通互联,形成智能制造。

 

通过互通互联,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以前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工厂内的生产设备和设备之间,工人与设备之间的实现纵向集成,把整个工厂内部的联结起来,形成信息物理系统,可以相互协同、可以遥想呼应,生产方式从资源驱动变成了信息驱动。信息驱动下的产品制造的过程,体现出了智能制造的价值所在,即:能够科学的编排生产工序,提升生产率,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还可以调整资源使用,采用节约能耗的方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9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