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稻香

   2020-11-26 吉林日报1110
导读

秋收过后,广袤的黑土地逐渐沉寂,而在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李学明家庭农场有机水稻田里还是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把一捆捆晾干后的水稻投入脱粒机脱粒打包。农场主李学明指着打包好的稻子说:“感谢农行信贷支持,今年我种了206公顷水稻,预计产量能达到247万斤,舒兰市农投公司春季就下了订单,保底收购。同时,还为私

秋收过后,广袤的黑土地逐渐沉寂,而在舒兰市平安镇金星村李学明家庭农场有机水稻田里还是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把一捆捆晾干后的水稻投入脱粒机脱粒打包。农场主李学明指着打包好的稻子说:“感谢农行信贷支持,今年我种了206公顷水稻,预计产量能达到247万斤,舒兰市农投公司春季就下了订单,保底收购。同时,还为私人定制水稻近100亩,销路没有问题。”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李学明黝黑的脸上。

李学明是舒兰市新型农技能手。2004年,他返乡种植水稻,从流转20公顷稻田开始,目前已流转稻田206公顷,农用机械达到160台(套)。今年年初,他打算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并采用稻、鸭、蟹共生的水稻种植技术,大幅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经过多方筹措,还有部分资金缺口,于是向农行舒兰市支行提出贷款申请。受疫情管控影响,农行舒兰市支行无法开展现场调查,就利用农户信息建档成果,通过线上方式为他办理了130万元的“农担通”个人生产经营贷款。这笔贷款由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农行通过线上放贷,有效解决了李学明备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米产业发展,今年年初,农行舒兰市支行组织农户客户经理深入辖内各个村屯,对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贷款需求调查,并引入政府增信机制,携手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面临的抵押担保难题。针对疫情突发和舒兰新冠疫情高风险期间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切实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开启“惠农e贷”白名单自动审批,既提高了办贷效率,也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今年以来,该行已发放“惠农e贷”4913万元。

舒兰市位于北纬44度世界黄金水稻种植带,这里素来享有“贡米之乡”“果实之城”的美誉。为打造“舒兰大米”这一品牌优势,农行舒兰市支行聚焦大米产业,切实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力推动舒兰大米规模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面对今年疫情以及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该行上下联动,线上线下齐发力,为大米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发放贷款3.5亿元,其中大米相关产业贷款2.1亿元。截至10月末,贷款余额2.9亿元,为水稻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小农户信贷需求,该行在加大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同时,还与吉林首信物权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首信贷”(即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户把土地流转给物权融资公司,由该公司出具担保函,农行发放贷款,为小农户粮食生产提供融资支持。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首信贷”1000余万元,401户农户受益。

在支持水稻生产的同时,该行还加大对大米收储、加工等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已为8户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投放贷款3068万元,为促进稻米转化增值并成为推动舒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提供金融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lsxxq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041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