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携手同行

   2020-10-12 吉林日报530
导读

吉普村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境内,山村不大,安静、美丽。村里房前屋后栽种的苹果树将石头垒成的藏式民居掩映在浓绿青翠之中。入夜,柔和的谷风和藏家人的歌声,令人沉醉。过去,这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出门路好走、住上好房子。近年来,我省援藏工作队在落实好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社会

吉普村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境内,山村不大,安静、美丽。村里房前屋后栽种的苹果树将石头垒成的藏式民居掩映在浓绿青翠之中。入夜,柔和的谷风和藏家人的歌声,令人沉醉。

过去,这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大的愿望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出门路好走、住上好房子。

近年来,我省援藏工作队在落实好国家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的同时,结合农牧区实际,把项目和资金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着重打通水利设施到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援藏的目的,不仅要解决百姓衣食住行问题,而且还要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嘴角扬起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吉林省第七批援藏总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务宏说。

脱贫信心如何树?

——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党建活力

一条条蜿蜒的乡村公路通村入户,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一栋栋漂亮的两层藏式民居屋上高高飘扬,老人在村文化广场悠闲地晒太阳,孩子们在旁边嬉笑玩耍……午后的加普村,一派其乐融融的乡村美景。

“过去,村里开会连个场所都没有。现在可好啦,这里有党员活动室、群众文化活动室,村委会还配备了金牌调解室、图书室。党员群众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平台,大家来了就不想走。”萨嘎县加加镇加普村党支部书记群培塔杰,提起吉林援藏工作队援建的村委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吉林省援藏工作组开展对口支援以来,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夕阳西下,伴着优美的旋律,村民在村部广场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定结县扎西岗乡白玛村村民米玛普赤提起现在的日子,自豪感油然而生:“以前很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已经和城里一样了!村里还有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事务手续再也不用跑到镇上了。”

“过去,农闲时村民无事可做,除了喝酒就只能四处闲逛。现在,村民每天有了健身娱乐学习的地方,看似小小的村委会却发挥出了大能量,他把村民聚集在一起,让大家对美好生活有了向往,对过好日子有了心气,村干部做起工作也方便了很多。”定结县扎西岗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旺堆有感而发。

“美丽乡村”如何建?

——项目带动激发内生动力

汽车在定结县境内绕行,崇山峻岭一派苍翠。穿过确布乡一段泥泞的山路,左侧一泓碧盈盈的湖水静谧的如同仙境——吉隆普水库近在眼前。

“过去由于水资源缺乏和基础设施不配套,很多耕地和林草地得不到灌溉,土地日渐荒芜。”旺堆说,确布乡和扎西岗乡因气候和地理位置原因,多年来两个乡水资源紧张,缺水情况直接阻碍和制约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就必须花大气力补齐短板,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的“大动脉”建设,也要解决好农田灌溉“后一公里”问题。这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农牧业综合开发,建立“高产、高效、优质”高原农牧业生产基地创造条件,推进定结县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固本之举。

2017年,在长春市援藏工作组的积极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和国家水利部为建设吉隆普水库提供配套资金,项目2018年开始建设,2019年竣工,今年9月验收。吉隆普水库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是长春市第六批援藏工作组计划内援藏资金的3.52倍。

“水库建成后,可以进行合理的引、用水调度,通过蓄引提等措施将为全县两个乡镇增加耕地1.4万亩,解决了两个乡镇的灌溉、人畜饮水问题,全县可以发展苗木产业、高原牧草产业、岗巴羊产业等。”旺堆说。

近年来,我省援藏工作队充分发挥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突破口,在牦牛品种改良、高原食用菌种植、青稞优质品种选育等领域与日喀则市开展深入合作,助推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加快建设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有机农业,为西藏及日喀则市名特优产品“走出去”提供优质平台服务。

“小康”之路怎么走?

——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高原的阳光散发着炽热,远处山峰巍峨。云遮雾绕中,一排排整齐的智能温室点缀山野间,大棚内各种高原苗木长势喜人。

定结县生产基础脆弱,村民基本靠天吃饭,我省援藏工作队积极引进西藏润禾企林木种植有限公司发展高原苗木产业。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感谢吉林省的援藏干部,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握苗木种植技术。”定结县扎西岗乡白马村村民达瓦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计,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以前他没有技术,只能四处打零工,除去花销基本赚不到钱。自从在家门口企业工作后,每个月都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

“高原苗木项目的引进,除了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重要的是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同时有效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援藏干部李志强介绍。

日喀则地区作为往来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气候特、风景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旅游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省援藏干部思考多、投入精力多的地方。

我省援藏工作队坚持统筹兼顾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与当地政府共同推动落实“美丽珠峰”战略,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大对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设施的倾斜和扶持。工作组帮助定结县陈塘镇打造“神秘陈塘沟·珠峰小江南”旅游品牌。建设国家3A级旅游景区;萨嘎县按照“文化+旅游”运作模式,深度挖掘甲谐舞蹈演艺、雅江渡口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弘扬特色文化;吉隆县以吉隆国际边贸文化旅游节为载体,宣传民俗文化、促进边境贸易、加强旅游推介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强化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旅游产业不是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援藏干部、吉隆县委常务副书记韩春峰表示,我省援藏工作队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美了山村,富了农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lsxxq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988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