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东北抗联研究中心主任 刘信君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特而重大贡献。开始时间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持续时间长,长达14年;消灭日军多,共歼灭日军近156万人;付出代价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战场的坚决抗战,对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也取得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列强侵略的一个次完全意义上的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华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无数民族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筑起牢不可破的血肉长城。东北抗联在莽莽林海、皑皑雪原与日寇英勇奋战,始终表现出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等抗战精神。
东北抗联除具备上述精神外,又因其特殊性,还产生了“创行、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即率先在东北提出并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先组建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早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还产生了“休戚与共、团结战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即东北抗联与朝鲜武装力量并肩作战,与苏军密切配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国际主义赞歌。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谱系,激励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就是要学习、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充分发挥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积极做好有关东北抗联的宣传、教育、开发与利用工作,努力为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