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菜”那些事儿

   2020-03-04 吉林日报1080
导读

吉林日报记者 张慧勇“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出去买菜又浪费一个口罩,所以在好几家平台上总共下了四五单,够吃几天的了。”说起春节期间的防疫“宅”生活,市民小徐这样说。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市民响应号召主动“宅”在家,“网上买菜”为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了便利之道,一时间各个电商生鲜平台火热异常。但“网上买菜”

吉林日报记者 张慧勇

“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出去买菜又浪费一个口罩,所以在好几家平台上总共下了四五单,够吃几天的了。”说起春节期间的防疫“宅”生活,市民小徐这样说。

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市民响应号召主动“宅”在家,“网上买菜”为解决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了便利之道,一时间各个电商生鲜平台火热异常。但“网上买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消费者留心的问题。记者采访到几位网上买菜的资深用户,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

网上买菜更安全

“线上配货区是与实体店中顾客采购区分开的一个区域,只有十几名装配员工可以进入,这些员工每天入场前会测量体温,做好消毒和防护才开始工作。”一家线上超市的媒体人小董向记者介绍说。从原产地直接发货,减少了运送到超市、上架、供顾客挑选等中间环节,环节越少,污染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生活必需品是不错的方式,相比到超市选购,不仅方便便捷,而且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说,网上买菜是防疫时期非常理想的选择。

网上买菜 平台选仔细

“初八之前,好几天都熬到零点去网上下单。”大学生小阳说起他为家里买菜的经历感叹道。近一个月来,“网上买菜”各平台订单井喷式增长,有部分平台因运力等问题,需半夜零点起下单,还经常有缺货现象发生。

“网上买菜一个步,尽量选择优质电商平台,一家货品不全,就到其他家找,对来历不明的微信好不要随便加。”小阳介绍说。在近期新闻报道中,已有不法分子发布虚假信息称可送菜和水果上门,结果添加骗子微信好友转账后,被拉黑的诈骗案件发生。警方也提示市民,保护好个人的财产安全,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报案,将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留存,报警时提交警方。

精打细算有窍门

自称“羊毛党”的小西,对如何在网上买到更划算的商品有自己的体会:

一般注册新会员都会有优惠券赠送,邀请他人注册也常有优惠券赠送,需要采购时不要浪费这些优惠。

先到商家优惠券页面把所有优惠券领好,如果有免费会员卡也一并领取,然后到优惠区查看是否有近期家中需要补充的物品,在有优惠时买下能节省一笔开销。

同样一家商铺,在自己拥有会员的平台上可能享受更多的优惠,货比三家再出手。“牛奶、酸奶之类的商品在实体超市常有买赠活动,而线上则比较少有,如果不急需,这些商品还是到实体超市采购。”小西补充说。

“无接触配送”要了解

“在家门口放了一个干净的纸箱,配送员到达敲门时,我隔着大门请他将东西放在纸箱上。等他下楼后,我戴上口罩和手套,用酒精棉片把外包装袋擦一遍后,才拿进房间。”全职妈妈白女士介绍她收菜时的方法。

疫情期间,各电商平台都推出了“无接触配送”,即将商品送到小区门口或指定地点或快递柜内,配送人员与消费者不见面接触,保证双方的健康安全。

此外,为防控疫情,现在很多小区对进出人员有着严格监控,外卖、快递禁止入内。所以,即使是线上买菜,还是要去小区门口取菜。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提示,在小区门口取菜一定要戴口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可以戴着手套当场把一些菜品的外包装撕掉,然后拿回家。”朱毅提醒,对于取回的菜品也不能够掉以轻心,取到货品后,应及时对外包装进行消毒,放到通风处晾着,并要注意勤洗手。

核对订单 商品质量要留心

李女士是同事眼中的“买菜达人”,从几大电商平台生鲜业务在长春上线以来,她就开始在网上买菜。

李女士在向记者讲述了她网购多件菜品,货到后清点时,发现其中一件三文鱼变成小白菜的经历。她总结说:“几家电商平台的默认备注项都写明‘如遇缺货,所缺商品继续配送’,所以收到商品后,一个件事就是核对订单上的商品是不是正确、齐全。如果缺货或者配送错误,马上联系电商平台。”“也可申请退款并关注退款进展。”李女士介绍道。

冷冻的羊肉卷发黑、面包没有生产日期、凉拌菜有腐败味儿、打包方法不科学导致西红柿挤破、没有防冻包装叶菜冻损……李女士向记者一一讲起她网上买菜的几次不满意经历后总结说:“要留意加工食品、冷冻冷藏食品的保质期、有无保存不当产生的变质、运送过程中是否损伤,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去挑选商品,所以要仔细检查清楚。”“还要保留好小票,以备后期维权。”李女士如是说。

网络平台信息需更完善

白领小陈对生活细节很在意,她说网上一些商家的产品介绍让她感到不尽如人意,比如奶制品、自制西点的生产日期、原材料成分都缺少详细的介绍,这让她在选择时不禁心生疑虑。

“买不全”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小陈的一个问题,线上商超不会把实体店内商品全部上架,且上架的商品也常有因缺货被退款的可能。“特别急需的东西在网上下单,存在买不到的风险,好两手准备。”小陈介绍说。春节期间,小陈常常在几家平台同时下单,才能买全所需。

环保配送应早日实现

“每单少3个袋子,春节假期收货的塑料袋差不多40多个了,扔掉实在觉得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但也没有回收渠道。”市民郭先生向记者感叹道。在网上买菜愈发普遍的情况下,如果不尽早采用环保循环包装,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既让人忧虑又无奈。

“网上买菜”订单暴增的背后,是塑料袋消耗数量的剧增,2019年7月27日,某平台单日完成订单数量就突破了3000万单。而这3000万单的背后就是数以千万计的塑料包装垃圾的产生。由此观之,在享受“网上买菜”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更应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网上买菜”开通地区盼增加

回老家居家避疫的小郭,也想在网上买菜,但却发现老家附近的线上超市很少,商品价格略高,成交量也不多。几家大电商平台在小郭老家的地级市根本没有开通。“希望当地主管部门能对企业加以倡导,特别是非常时期,开拓市民买菜的新渠道,降低出行风险,保障市民生活。这应该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好事。”小郭向记者讲了自己的想法。

记者以不同地区地址登录几家大型线上商超平台,发现东北三省几乎只有省会城市开通了线上业务,其他多数城市只能望而兴叹。此次疫情令线上买菜的人数激增,这个趋势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空间。生鲜电商领域商家应因时而动,为保障社会民生和企业发展做出适时的改变。

网上买菜别忘了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差,特殊时期出门更危险。每天晚上我都和家人视频一次,问问父母一天吃的什么,还缺少什么,第二天网上下单到他们的地址及时补上。”说起这段时间父母的生活安排王女士说道。

对熟练使用手机的年轻人来说,网上买菜不是难事,可大多数老年人却使用不明白。非常时期,网上买菜,对于上了年纪或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更为需要。

记者和王女士强烈呼吁:子女们别忘了帮父母和需要帮助的亲友也网购一份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889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