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出路在哪里? 供给侧改革将成农村工作主线

   2017-02-16 1210
导读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今年一号文件的开篇语。通观该文件不难发现,深入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今年一号文件的开篇语。通观该文件不难发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农业改革的大幕正在拉开,农村工作不仅要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还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更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农业发展既要转型,更要升级。

农业发展如何升级

中央一号文件结合近年来农村发展实践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还提出了“旅游+”、“生态+”等新产业新业态模式,指出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要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这些都有助于中央一号文件在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引领作用。

当前,为什么要持续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方面应该如何进行政策布局?相关企业又可以关注些什么、从哪里着手?

为了解决这些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2017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层论坛将于3月26日至30日在黑龙江、河南和广东三地召开,届时经济学家、农业政策研究者等相关专家学者将相聚一堂,聚焦2017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目前农业改革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据悉,该论坛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新零售研究中心主办,大茶网、黑龙江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天祺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大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农业部农村经济政策研究专家刘年艳认为,目前国内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的增收增长缓慢、新产业创新的资源约束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待加快,新体制与新机制有待创建问题。

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刘年艳建议,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的同时,推进农业资源向优质、生态、原产地化方向发展,并创建园区化与基地化的现代农业资源基础。

此外,还应推进农业优质资源向区域化方向发展,创新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向特色区域优势化发展模式转型,并推进农业产业的融合式发展和创建特色小镇带特色村庄的农村发展新模式。

支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农产品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刘年艳认为,推进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业市场由单一的销地市场向销地与产地市场相结合的一体的新型市场转型。

有着多年电商经验的广东大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雄介绍,各区域应该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以广东为例,作为国内的商业中心之一,广东行业齐全,信息畅通,因此重要的是整合农产品资源,并提质增效,优化产业链,突出发展特色产业。

黑龙江也是国内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转型比较慢,互联网销售比较少。”黑龙江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玉倩认为,目前黑龙江农产品销售主要面临着农户零散化、未形成规模化的问题。

“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应该加强宣传,注重农产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和推广。” 任玉倩说,搭上互联网快车,有利于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并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互联网能很快将市场上的供需信息反映给农户,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

“当下河南农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推动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从农业结构调整层面来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是适应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根本要求。”河南天祺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闻均表示,针对传统农业发展效率低、基础设施差、信息化程度滞后等问题,通过农业互联网,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快速提升,保证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有效对接,促进河南省走出一条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连线

聚焦2017农业供给侧改革,

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据悉,2017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层论坛将分别于3月26日在黑龙江哈尔滨、3月28日在河南郑州以及3月30日在广东广州召开。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原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尹成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中央政策研究室高同星,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政策研究专家刘年艳,广东华南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丹枫、广州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黄丽娟、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易法敏,华南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邓顺国,广东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贺敏伟,广东财经大学博士教授李征坤等领导专家将悉数现身论坛现场,为涉农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招解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94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