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排队报名,摇号抽签招生,近来全国很多城市的家长们开始了“幼儿园报名战”。在武汉,一小区百余名家长通宵排队抢幼儿园入学名额;在合肥,某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说,往年只是公立园入园难,今年民办幼儿园名额也相当紧张。学前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教育资源的配置已经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6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入园难”的现象,在大城市的新城区表现为显著。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入过快,幼儿园数量规划不足,小区配套不健全等。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政府对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投入较少,且都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导致幼教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民办幼儿园的开办手续繁琐,合格幼师人手紧张,很难获得审批资格,也进一步加剧了“入园难”。
目前各地城市扩张速度过快,前期规划缺乏充分考量,很多新建小区设计面积很大,入住人口数量很多,动辄就是万人小区,却没有配套幼儿园,或幼儿园容积有限、价格昂贵,居民只能四处寻找合适的幼儿园。很多郊县人口买了市区的房子,就是冲着市区的教育、医疗环境而来,但“入园难”却犹如肠梗塞,影响到居民的正常教育需求和城市发展。
当下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部分人在考虑生二孩,那么这又是一个增量人口,如果不提供充足的幼儿园,势必会加剧困境。无论是从国家人口发展目标角度,还是站在市民教育刚需的立场考虑,都需要尽快弥补幼儿园短缺问题。如何缓解“入园难”,需要认清问题症结,通过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一方面加大对公立幼儿园的资源投入,根据城市居民数量和区域规划,合理配置公立幼儿园,并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入园为主,实现政策性托底;另一方面合理放开民办幼儿园审批限制,压缩办园审批流程环节,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安全监督的同时,也要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面向市场各层次需求,鼓励规模化经营、连锁经营。此外,要求各地城市新城区、新小区要根据人口数量相应配置幼儿园,避免再出现规划滞后。
据了解,很多城市已经出台政策,如每建设多少套住房必须配套建设一家幼儿园。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入园难的问题才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