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2025年建成智能制造中心

   2016-06-06 870
导读

升级改造公众企业网络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临港首先要做的就是升级两大网络。  一是升级改造公众互联网。临港将超前


升级改造公众企业网络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临港先要做的就是升级两大网络。
  一是升级改造公众互联网。临港将超前考虑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接入的需求,以5G网络建设为契机,通过对临港地区固定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升级与建设,满足大规模工业设备接入、工业企业和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联网需求,为临港地区企业开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远程产品服务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互联互通的网络基础。
  二是升级改造企业网络。临港将对现有中航商发、上海电气、上海汽车、中船三井、三一集团、外高桥海洋工程等骨干企业进行排摸,遴选若干家条件成熟企业试点建设工业互联网样板工厂,推广符合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的新型应用模式。
  目前,临港地区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方案及相关政策已经发布,包括24条行动方案与10条配套政策。临港地区不仅设立了规模为5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对智能制造平台、智能制造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也非常给力。
  按规定,临港对于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补贴额度从500万元至1亿元不等。其中高一项不超过1亿元的补贴,用于对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的扶持,达到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要求的,按照企业投资额的10%—30%给予扶持,多1亿元;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符合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标准,按投资额的30%给予扶持,多1000万元;支持智能装备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和并购品牌,对并购国内外高端品牌的,按合并后并购金额的10%给予补贴,多1000万元。

  提供人才“一站式”服务

  除了资金扶持,临港地区也着力强化智能制造人才保障,今年开始陆续实施。浦东新区区委常委、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表示,未来的临港将是一座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临港将打造“双创驿站”,为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先是依托居住证加分、居转户、直接落户等制度,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启动临港智能制造人才安居计划,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激励、管理等相关制度。
  其次,临港地区将形成更加多层次的人才体系,以重大项目、产业联盟为载体,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加大本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智能制造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
  三是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引进一批国际高端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保险机构,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和生态住宅,满足多层次的生活需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441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