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硬骨头”难啃在哪里

   2016-06-03 790
导读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更是重点。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更是重点。而随着五大任务的持续推进,我们已经开始取得一定成绩,但与此同时,不少问题也开始显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地看待五大任务的成绩与难点?接下来将如何继续推进完成这五大任务?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解码供给侧改革之“三一一”》系列报道。

李克强总理日前考察武汉钢铁公司时强调,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要保证企业富余人员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社保要兜底。对此,专家指出,去产能将会释放超百万的过剩劳动力,如何安置这些职工是一大难点;而除了这一难题,去产能还将面临减产任务繁重、控新产能阻力大及债务问题复杂等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政府正在努力并采取行动。但应认识到,去产能不能仅靠政府,市场、社会及企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共同推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

减产规模大 还要控新增

作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的要任务,去产能任务十分艰巨。国务院已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

为了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减产任务,多地已经开启去产能“大幕”。具备400万吨优特钢年产能的杭州钢铁集团半山生产基地已经全面关停;今年武钢将主动退出炼钢产能442万吨,在设备老旧的炼钢二分厂,随着压减产能,一台转炉已停产。

“较大规模的削减过剩产能是去产能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意,大规模地去产能不仅要去传统产业的落后产能,也要去新出现的先进过剩产能,而后者也是去产能工作的难点。”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去产能既要削减过剩产能,还要严控新增产能。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控制新增产能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因为具体到地方之后,不确定因素会增加,特别是一些违规新增的产能,同时有些地方在去产能工作上动力不足,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一边去产能却一边扩产量的现象。”何维达表示,此外,一些“死灰复燃”的“僵尸企业”也阻碍着去产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前段时间由于钢价复苏,不少关闭的钢厂重新投产,这等于是在开“倒车”,对此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对已淘汰的“僵尸企业”进行登记,并设立环保、技术等硬性标准,只有达到标准后这些企业才能复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88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