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打头阵+多省“去降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

   2016-06-02 890
导读

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

      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2016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力“去降补”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央企也要打好头阵,提高供给侧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央企应打头阵 提高供给侧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少不了中央企业的参与,更离不开中央企业的带头作用。目前,央企集团层面有106家,法人单位有4万多家。中央企业在稳增长当中做出很大贡献,对GDP贡献近1/10,缴的税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比较大。

但同时,央企也存在主业不强、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中比重较大,且旗下“僵尸企业”较多;再加上经济下行等压力,造成一些央企效益很低。数据显示,2015年,央企营业总收入同比降7.5%,利润总额同比降5.6%;其中亏损严重的央企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的行业。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日前表示,今年要进一步推进央企重组工作,加快“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初步考虑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任务,煤炭和钢铁的产量也将用两年时间压缩产能10%。

张喜武指出,央企深化改革“瘦身健体”,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苦练内功,“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央企的布局结构明显优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及重型装备制造等亏损企业减亏为盈。以央企为突破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央企的质量和效益,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打好头阵。

多省发力“去降补” 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以来,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浙江、贵州、上海等多省市,不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削减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采取落实税收优惠、全面取消地方性行政收费项目、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针对长期困扰地方发展的“短板”问题,积极开展多项业务努力补齐,以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升供给侧质量,获得长足发展。

河北将用3至5年退出煤炭产能5103万吨

2016年初,河北省委常委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坚定不移的推行。

河北省政府日前印发《河北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倒逼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原则,促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根据方案,河北省将用3-5年时间,退出煤矿123处,退出产能5103万吨。到2020年,力争全省剩余煤矿数量达到60处左右,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同时,方案还要求,要严控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以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江苏今年可望为企业直接减负1000亿元

作为全国发展先行省份,江苏坚持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和制度优化,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整体发力,完善促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

为给有效需求腾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拉长供给体系短板,江苏省细化了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重点行业的压减目标;同时确定在轻工、纺织、印染、电镀、机械等其他传统行业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其中,“十三五”期间,将压减粗钢产能1750万吨,其中今年4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836万吨,占全省总产能40%以上,其中今年818万吨。

另外,江苏还通过降低企业用工等五个方面32条政策措施同步发力,全面取消省定行政收费项目,仅暂停征收防洪保安资金就给企业让利30多亿,今年全省可望为企业直接减负1000亿元。

据了解,供给结构逐步完善,成为江苏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亮点”之一。如高技术行业实现产值7156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平均增幅2.7%。

浙江发力补短板 去年外贸出口额逆势增长2.3%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外贸出口额17174.2亿元,同比增长2.3%,在全球货物贸易低迷背景下,逆势上扬。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893亿美元,增长1.8%,对东盟增长8.7%,中东增长12.6%。

据悉,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等是长期困扰浙江外贸的“短板”。为此,浙江省通过“浙江制造”等抓手,奋力补齐这些以往的“短板”,产业结构调整日趋深入。从数据看,传统行业份额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品份额稳步上升。从2015年数据看,纺织服装、箱包等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6500.2亿元,增长0.7%,低于全省出口增速1.6%。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047.3亿元,增长10%,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速7.7%。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贸易业态,在发展自主品牌出口方面初露峥嵘,浙江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业务。2015年,浙江跨境电商实现出口额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5%。浙江省在供给侧发力补齐短板,使其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出口额仍能保持不断增长。

[我财经]徐洪才:营改增属于供给结构性改革 可促三四线楼市去库存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徐洪才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结构性减税属于供给性的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要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水平,其中对固定资产投资,两年以内抵扣相关的税负,其实是鼓励投资的,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资本形成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持续作用的。” 徐洪才认为,。

2016-03-25 16:00

人民财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央企要打头阵

因此,以央企为突破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央企的质量和效益,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这既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怎么样,央企能不能带好头很关键。 当前,中央已经部署央企“瘦身健体”的多项具体目标和任务,从自身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层次推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推动央企提质增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45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