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东丰强力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

   2016-05-26 670
导读

当前,随着国家调整玉米临储粮收储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市场粮价低迷,种粮收益深受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东丰县结合全县实际情

       当前,随着国家调整玉米临储粮收储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市场粮价低迷,种粮收益深受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东丰县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全县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积极应对,提早谋划,全面部署,积极引导农民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粮食银行”建设,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全力促进全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做大做强十大富民产业。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目标,东丰县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立足基础,突出特色,确定了发展食用菌、绿色水稻、梅花鹿、肉牛、休闲农业、大榛子、蓝莓、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秸秆转化10项富民产业,并将其作为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着力建强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优势园区,不断拓宽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途径,逐步形成以农村产业、经营收入、劳务经济为主导,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农民增收格局,力求“以产业带动增收、以产业引领致富”,全力促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发挥县级培训基地、乡(镇)培训网络、村级农民技术员、“农户技术明白人”作用,坚持技术推介与实际应用对接、科技入户与效益提高相融合,开展食用菌栽培、高光效种植、青年农场主座谈会等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科学经营水平。加强降成本、增产量技术指导和市场调控,保证农资市场供应,努力降低化肥农药、人工等生产成本。深入开展农业技术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大力推广玉米提质增效节本栽培、绿色水稻优质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粮食作物保护性耕作等10项重点技术。通过与常规粮食作物在单位投入成本、终端净收益的算账对比和市场前景预测,给更多的农户提供调整产业结构的范本和借鉴。

       培育新型经营体系。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争取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达到1000家;新增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达到180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依法流转土地2.5万公顷,新增家庭农场30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引导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

       注重打造知名品牌。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培育特色知名品牌,推动“鹿乡太和香瓜”“牟德海大酱”“沙河沿绿色水稻”“吉祥屯金银米”“鹿乡金红苹果”“龙头泉大拇指大米”等知名品牌建设,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路,争取更多效益。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跨行业、跨乡(镇)强强联合,增加品牌产品种植面积,健全基地与农户产销合同,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拳头”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狠抓特色典型推广。认真总结食用菌、两瓜、玉米与平贝母套作、金红苹果等成熟园区、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推广,让典型发声,引起社会共鸣,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等项目拉练会,通过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可比效益,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巩固和壮大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加强合作组织、园区、基地建设,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全力发展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096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