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医保衔接让“药价谈判”惠民更多

   2016-05-24 560
导读

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治疗肺癌、乙肝的三种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价,标志着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初见成效。接下来,各地应做好医保支

         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治疗肺癌、乙肝的三种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价,标志着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初见成效。接下来,各地应做好医保支付衔接,逐步扩大药品覆盖种类,让“药价谈判”惠民更多。

  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一些药品国内外售价相差较大,不断刺痛公众神经。政府部门如强迫药品降价,极有可能导致常用药和救命药出现“药荒”,终改头换面后的同类药品反而更贵。

  2015年,国家卫计委等多部委启动价格谈判制度,遴选价格高、疾病负担重、患者受益明显的专利药品作为试点,政府部门“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价,药企则“以价换量”实现薄利多销,让相关部门、药企和患者三方“各得其所”。

  谈判成果有了,但让“腰斩”药价更多惠民,需要做好医保方面的衔接,尽快将谈判结果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让医疗机构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采购,并完善医保支付范围管理方法,做好国家药品谈判试点和医保支付政策衔接。

  此次由政府部门出面谈判,锁定三种降价药,政府并未强制各地同步纳入医保药品名录。各省应因地制宜,对医保基金压力进行测算,并根据各自的承受能力进行“二次议价”,择机将其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让更多患者以更实惠的价格拿到药。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目前虽然才“谈妥”三种药品价格,但具有积极示范意义。比起用行政手段限价,谈判这种调控手段更符合市场规律。此外,谈判覆盖药品种类将来有望逐步扩大,并推动一些国内尚未被批准上市的进口药加快审批步伐。这体现了医疗体制改革“积跬步,至千里”扎实推进的决心。

  人民生命健康的痛点,理应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破冰的切入点。要让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找准契合点,让政府转变职能找到更多“药价谈判”这样的创新和智慧,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引导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015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