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国制造2025" 湖南机电职院培育智能制造大

   2016-05-19 710
导读

在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制造4.0的背景下,传统制造正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随之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

       在“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制造4.0的背景下,传统制造正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随之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市场岗位对接正悄然发生变化。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职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与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智造”特色鲜明的专业群;升级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搭建校企行会合作平台,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现代学徒制”建设,培养能力和质量迅速提升。

  工业机器人令牌“智造”优势专业

  今年猴年春晚上,孙楠演唱的歌曲《走向巅峰》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为他伴舞的不是普通的歌舞演员,而是500个机器人。节目中,五百多个智能机器人组成方阵,机器人舞姿整齐划一,一起倒立的场面相当震撼。
       阿尔法机器人

  今年一开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就惊喜地发现,在学校的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这款智能阿尔法机器人就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今年读大一的蒋梦杰告诉记者,学生可以通过改变阿尔法机器人的程序,来改变它的跳舞动作,并且增加机器人的功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计算机语言,我们的学习兴趣要大很多。”蒋梦杰说。

  除了全新的阿尔法机器人,国际主流工业机器人品牌库卡工业机器人、ABB工业机器人,以及本地机器人品牌长泰“长沙一号”也都在学校纷纷亮相,让学生大开眼界。
      高精度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在这台高精度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成立平向记者介绍,这套设备是薄片金属加工的智能生产线,苹果手机的金属外壳就是通过这台机器制造的。“学生要在这学会智能工厂里零部件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包括对机器的维护、保养、维修和正常运行。同时,学生还要跟着企业到一线做项目,打通就业渠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智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学校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上的建设也不断发力。

  目前,学校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实训投入近1100万元,其中教学设备投入近900万元,教学面积近4000平方。

  “我们的教学定位,就是工业机器人领跑‘智造’优势专业。” 成立平告诉记者。

  目前,学校还在积极搭建“湖南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教集团”、“湖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校企合作平台,“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2个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智能机器人的品牌,已经在湖南机电职院越打越响。

  产业升级驱动专业升级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随着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急剧扩张,人才需求也随之转型升级,学院发展的目光也有了新的变化。

  “对于地方经济来说,高层次人才要全国挖,但招商引资还要看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湖南机电职院院长杨翠明表示。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成了湖南机电职院一直思考的问题。

  湖南机电职院建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内,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校设置了26个专业,覆盖了全省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等优势装备制造产业的加工、装配、维修、生产性服务等岗位群。

  学院与多个政府部门、园区机构、行业企业等类型200余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股份制“引企入校”,极大促进了专业建设,各类单位累计向学院捐赠汽车、焊接除尘装置等教学设施设备价值达5千余万。

  “现在,长株潭地区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这里是中国发展汽车工业具潜力的地方。”湖南机电职院书记成立平看来, “比亚迪”、“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湖南吉利”、“长沙众泰”等汽车企业进驻长株潭,为湖南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就是要紧抓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把企业的真实项目、真实设备和真实场景引入学校。”成立平说。
      汽车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对准了产业,专业升级就有了方向。学校汽车工程学院积极寻求多元联动,搭建园区汽车产业联盟,依托校内汽车检测诊断中心、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汽车维修职业技能鉴定所、汽车驾培中心、捷豹路虎(长沙)卓越人才培养中心、北京汽车E系列校企合作基地、“创客空间”等校内实训场所,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车辆调修、技术咨询、专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服务。
       电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

  汽车专业发展喜人。2013年,湖南机电职院又成为全省一个个招收电梯专业的学校。今年,学院更进一步,在校内合作共建了三菱电梯华南培训中心。

  “现在电梯人才缺口很大,按照要求,应该是20台电梯就需要一个人来维护和保养,但现在一个人往往要维护30—40台电梯。”成立平表示,“现在,电梯只要出问题,就有可能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输出的一定是高技能人才。”

  电梯专业教研室主任汪亮告诉记者,去年7月,湖北省荆州市一家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导致一名30岁女子因踩到了松动的扶梯踏板,被卷入电梯内不幸遇难。这件事情给他们很大震动。之后,汪亮和他的教学团队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并用于实践教学。

  “现在,我们的学生不仅在湖南供不应求,还有江西、湖北等地的电梯企业前来挖人,今年的毕业生,早已经在去年7月份之前就已经预定一空了。”汪亮说。

  “现代学徒制”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对接产业,充分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整合教学资源,以优势专业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群整体建设水平,一系列措施让学院的学生的就业有了保障。

  “我们的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成立平斩钉截铁地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积极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企业和学校实际,依据职业岗位成长过程,实施“三年三阶段”工学交替培养,设置“职业体验、职业适应、职业融入”三个轮训阶段,分别实习2个月、5个月和8个月。

  通过校内外的交替,专业与企业良好互动,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螺旋提升,“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院的严谨和企业的诉求,工匠精神在这些细节中默默培育和成长起来。

  学生的就业率是成立平交给记者的答案,从中小型企业到大中型企业,从流水线就业到高层次就业,从低工资到高工资,近年来,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片喜人。

  “连续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成立平自豪地表示。

  在成立平看来,“智造”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也将会促进湖南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抓住了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发展期,随着湖南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学院也一定会继续发展壮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856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