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学会的领导和保障
永吉县法学会在成立之初,吸纳了人大、政协、组织部、宣传部、法制办以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法律专业人员加入,目前已有个人会员99人、团体会员4个。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成立了由5名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制定了《永吉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制度》,将政府法律顾问的聘任费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之中,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围绕土地征收、医疗卫生、环境执法、信访接待等方面,聘请法律服务专家9名。围绕基层法律服务的现实需要,聘任24名法律工作者,进驻村(社区)进行法律服务。围绕社会层面的法治引领,聘请具有法学理论基础、具备法律素养、热爱法律公益事业的法律服务志愿者61名。
截至目前,永吉县14个社区、12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法律服务站,社区(村)综治办主任为法律服务站站长,聘任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律服务站的兼职副站长,为每名法律工作者下发了工作日志本,制作了法律服务站揭示板及相关工作制度,基层法律服务站的工作全面启动。
广泛开展法学研讨和学术交流
为切实提升法学研究的实际成果,拓宽法学交流的有效渠道,永吉法学会组织广大会员重点开展法学研讨和学术交流。
永吉县法学会围绕当前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难点问题、“民转刑”案件的规律特点、司法体制改革等几方面设定调研课题,于年初下发到会员手中。会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课题开展调研,终形成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截至目前,法学会会员共撰写法学理论文章80余篇,分别被《东北法治论坛》《中国检察改革与实务研究》《吉林法学》等国家、省、市期刊杂志予以采用。
为给会员交流和学习提供平台,永吉县法学会每月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简报》的形式向领导和法学会会员进行印发,使领导和会员能够一个时间掌握前沿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热点。
截至目前,永吉县法学会共编辑永吉法学简报35期。同时,为了方便广大法学工作者的学习交流,永吉县法学会设立了法学QQ群、微信群,利用信息网络讨论法律法规的适用,交流法学热点问题,开展法学理论研究。
针对影响永吉县发展的重大疑难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永吉县法学会组织法学专家、业务骨干召开专题研讨会,就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并结合其他地区的案例和判例进行研讨,适时的向上级办案专家进行咨询学习,通过研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会员的法学研究水平。2015年,永吉县法学会共组织开展学术研讨6次,分别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工作方案上报党委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和法治保障。
法律服务应贴近群众所需、回应群众关切、保障群众利益,永吉县法学会始终立足于常规性、专题性、互动性三类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永吉县法学会组织会员通过印发“法律服务联系卡”、开展法律大讲堂、定期法律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帮助基层村、社区建章立制,完善基层民主决策程序,依法管理单位事务。2015年,法学会会员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共开展法治讲座23次,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13件,送法下乡45次。
永吉县法学会开展了“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组织全县青年法律工作者重点开展了“普法四个一”,即一堂法治讲座、一次法律服务、一个模拟法庭、一场普法宣传。活动中,全体法学会会员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开展了“社区普法一日行”、“企业普法专题讲座”等专项活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共进行法治讲座6场、法律服务62人次、模拟法庭4次、普法宣传14次。如永吉县法学会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入手,组织永吉实验小学、永吉十中的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生动的法庭模拟,使学生们不仅受到了法治教育,更内化了法治意识,外化了自身行为。针对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永吉县法学会在法律援助中心和县总工会设立了两个农民工接待站,专门为他们提供讨薪、用工、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针对个别被拘留人员对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存在不理解的问题,永吉县法学会在拘留所成立了法律服务站,为其讲解处罚依据,开展法律宣传,提升了执法效果。
永吉县法学会积极发挥会员各自的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加强法律服务的互动性,让群众从主观上自觉参与到学法普法中来,分别与县域内七所学校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法律进校园”活动,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法治教育,并向学生发放了致家长的法治一封信,使家长和学生加强互动,共同学法、共同守法、共同用法。在全县各社区、村屯建立法律联络点153个,法律联系人1391人,发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让群众时刻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化解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永吉法学会充分发挥团体组织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针对基层发生的各类矛盾隐患,永吉县法学会注重发挥域内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在矛盾纠纷发生的一个时间,由村网格员进行化解,对需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的矛盾纠纷,网格员及时与驻村的法律工作者取得联系,通过电话、网络、预约见面等形式解答群众诉求,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015年,法律服务站共受理人民调解案件115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2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件,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2件85人。
针对矛盾相对激化、当事人不理解、不信任本地法律工作者的情况,永吉县法学会邀请域外权威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参与进来,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针对重点信访案件、极易引发群体访案件、事涉多个部门的案件,永吉县法学会组成了由律师、公证员、法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法律专家为成员的法律人才专家组,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重大决定、研究重大信访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判时,邀请法律人才专家组的成员参与,对信访问题、重大问题从法治的角度“问诊把脉”,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截至目前,永吉县法学会共组织召开协调会16次,为政府决策提供充分的法律参考和法律保障。
创新法律服务的方式和方法
法律宣传如果固化于“说教式”,则群众很难入脑入心;法律服务如果局限于“封闭式”,则效果很难佳好。永吉法学会强化“三个立足”,不断创新法律服务的方式方法。
在延用以往常规性宣传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电视、广播、农家大院等渠道,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如永吉县法学会围绕预防职务犯罪,制作了警示教育微电影《冉冉的梦想》,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围绕法治永吉建设,永吉县法学会制作了《共创平安守望和谐》的法治宣传片,在微信上予以转发,使广大群众在互动中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永吉县法学会结合实际将未成年人、农村妇女及公职人员做为普法的重点。针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永吉实验职业高中、永吉十中开展法治教育,为学生发放法律书籍800册;针对妇女维权问题,在社区设立妇女维权岗,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全年为妇女解决维权案件24件;针对职务犯罪问题,与党校共同完成了《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心理防线》的专题课题,并在全县进行巡回演讲,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针对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案件或重大案件,积极做好案件的评估研判,并形成《维稳专报》上报县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遇到的法律瓶颈,及时提出建议意见12条,如关于昌盛公司信访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专报、北大湖三家矿山企业上访案件的情况专报、关于非法集资问题的研判报告等等,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