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法学会:繁荣法学研究 创新法治服务

   2016-05-19 630
导读

 永吉县法学会于2012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是吉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县级法学会。学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理论前

  永吉县法学会于2012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是吉林地区一个个成立的县级法学会。学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理论前沿,着眼法治实践,积极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撑和法律实践服务。

 

强化法学会的领导和保障

  永吉县法学会在成立之初,吸纳了人大、政协、组织部、宣传部、法制办以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法律专业人员加入,目前已有个人会员99人、团体会员4个。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成立了由5名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队伍,制定了《永吉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制度》,将政府法律顾问的聘任费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之中,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围绕土地征收、医疗卫生、环境执法、信访接待等方面,聘请法律服务专家9名。围绕基层法律服务的现实需要,聘任24名法律工作者,进驻村(社区)进行法律服务。围绕社会层面的法治引领,聘请具有法学理论基础、具备法律素养、热爱法律公益事业的法律服务志愿者61名。

  截至目前,永吉县14个社区、12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法律服务站,社区(村)综治办主任为法律服务站站长,聘任法律工作者作为法律服务站的兼职副站长,为每名法律工作者下发了工作日志本,制作了法律服务站揭示板及相关工作制度,基层法律服务站的工作全面启动。

 

广泛开展法学研讨和学术交流

  为切实提升法学研究的实际成果,拓宽法学交流的有效渠道,永吉法学会组织广大会员重点开展法学研讨和学术交流。

  永吉县法学会围绕当前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难点问题、“民转刑”案件的规律特点、司法体制改革等几方面设定调研课题,于年初下发到会员手中。会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课题开展调研,终形成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截至目前,法学会会员共撰写法学理论文章80余篇,分别被《东北法治论坛》《中国检察改革与实务研究》《吉林法学》等国家、省、市期刊杂志予以采用。

  为给会员交流和学习提供平台,永吉县法学会每月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简报》的形式向领导和法学会会员进行印发,使领导和会员能够一个时间掌握前沿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热点。

  截至目前,永吉县法学会共编辑永吉法学简报35期。同时,为了方便广大法学工作者的学习交流,永吉县法学会设立了法学QQ群、微信群,利用信息网络讨论法律法规的适用,交流法学热点问题,开展法学理论研究。

  针对影响永吉县发展的重大疑难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永吉县法学会组织法学专家、业务骨干召开专题研讨会,就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并结合其他地区的案例和判例进行研讨,适时的向上级办案专家进行咨询学习,通过研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会员的法学研究水平。2015年,永吉县法学会共组织开展学术研讨6次,分别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工作方案上报党委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和法治保障。

  法律服务应贴近群众所需、回应群众关切、保障群众利益,永吉县法学会始终立足于常规性、专题性、互动性三类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永吉县法学会组织会员通过印发“法律服务联系卡”、开展法律大讲堂、定期法律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帮助基层村、社区建章立制,完善基层民主决策程序,依法管理单位事务。2015年,法学会会员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共开展法治讲座23次,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13件,送法下乡45次。

  永吉县法学会开展了“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组织全县青年法律工作者重点开展了“普法四个一”,即一堂法治讲座、一次法律服务、一个模拟法庭、一场普法宣传。活动中,全体法学会会员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开展了“社区普法一日行”、“企业普法专题讲座”等专项活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共进行法治讲座6场、法律服务62人次、模拟法庭4次、普法宣传14次。如永吉县法学会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入手,组织永吉实验小学、永吉十中的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生动的法庭模拟,使学生们不仅受到了法治教育,更内化了法治意识,外化了自身行为。针对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永吉县法学会在法律援助中心和县总工会设立了两个农民工接待站,专门为他们提供讨薪、用工、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服务。针对个别被拘留人员对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存在不理解的问题,永吉县法学会在拘留所成立了法律服务站,为其讲解处罚依据,开展法律宣传,提升了执法效果。

  永吉县法学会积极发挥会员各自的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加强法律服务的互动性,让群众从主观上自觉参与到学法普法中来,分别与县域内七所学校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法律进校园”活动,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法治教育,并向学生发放了致家长的法治一封信,使家长和学生加强互动,共同学法、共同守法、共同用法。在全县各社区、村屯建立法律联络点153个,法律联系人1391人,发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让群众时刻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

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和化解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永吉法学会充分发挥团体组织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针对基层发生的各类矛盾隐患,永吉县法学会注重发挥域内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在矛盾纠纷发生的一个时间,由村网格员进行化解,对需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的矛盾纠纷,网格员及时与驻村的法律工作者取得联系,通过电话、网络、预约见面等形式解答群众诉求,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2015年,法律服务站共受理人民调解案件115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2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件,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2件85人。

  针对矛盾相对激化、当事人不理解、不信任本地法律工作者的情况,永吉县法学会邀请域外权威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参与进来,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针对重点信访案件、极易引发群体访案件、事涉多个部门的案件,永吉县法学会组成了由律师、公证员、法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法律专家为成员的法律人才专家组,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制定重大决定、研究重大信访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判时,邀请法律人才专家组的成员参与,对信访问题、重大问题从法治的角度“问诊把脉”,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截至目前,永吉县法学会共组织召开协调会16次,为政府决策提供充分的法律参考和法律保障。

 

创新法律服务的方式和方法

  法律宣传如果固化于“说教式”,则群众很难入脑入心;法律服务如果局限于“封闭式”,则效果很难佳好。永吉法学会强化“三个立足”,不断创新法律服务的方式方法。

  在延用以往常规性宣传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电视、广播、农家大院等渠道,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如永吉县法学会围绕预防职务犯罪,制作了警示教育微电影《冉冉的梦想》,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围绕法治永吉建设,永吉县法学会制作了《共创平安守望和谐》的法治宣传片,在微信上予以转发,使广大群众在互动中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永吉县法学会结合实际将未成年人、农村妇女及公职人员做为普法的重点。针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永吉实验职业高中、永吉十中开展法治教育,为学生发放法律书籍800册;针对妇女维权问题,在社区设立妇女维权岗,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全年为妇女解决维权案件24件;针对职务犯罪问题,与党校共同完成了《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心理防线》的专题课题,并在全县进行巡回演讲,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针对影响全县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案件或重大案件,积极做好案件的评估研判,并形成《维稳专报》上报县里,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遇到的法律瓶颈,及时提出建议意见12条,如关于昌盛公司信访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专报、北大湖三家矿山企业上访案件的情况专报、关于非法集资问题的研判报告等等,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用的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844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