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德惠,到处都能看到广大干部群众讨论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如何“打先锋、站排头”的热烈场面。观念的激荡与突破、思想的解放与创新,带来的是向高起点迈进、向高标准看齐,以及敢于在更大区域中争位次。对标,需要统揽全局的层设计,更需要具体而微的实践。于是,我们看到德惠市领导率队南下签订引资大单,各乡镇(街)、相关部门纷纷跟进,亿元大项目集中开工。例行召开的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也尽量压缩会议时间,用gdp、固定投资、招商引资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以及项目开工情况说话。20个乡镇(街)“一把手”向德惠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确保完成预定目标,分析会俨然成为一场贯彻落实“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精神的誓师大会。可以说,德惠上下思想观念的破冰,正化为行动上的积极突围!
暖春四月,北国的黑土地迸发勃勃生机。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彩旗飘舞,只有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械、忙碌的建筑工人……25日,德惠市以务实的姿态举行了亿元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朴素,却铿锵有力。这既是德惠一季度项目建设工作结出的硕果,也是今年德惠大项目建设序幕的开启。
开局:以先锋之姿抢跑
集中开工的项目可以说是大手笔:投资20亿元的回头客食品生产项目、投资2亿元的远大钢结构项目、投资1亿元的虹冠科技暖散热器项目、投资1亿元的三和新型建材保温材料项目、泉德秸秆综合利用二期项目、吉林达利食品加工二期项目、长春蓝天密封二期项目……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德惠拿出了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强力推动招商引资,使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显现。今年,德惠市计划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52个。随着这些新建、续建重大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德惠工业“底盘”将进一步壮大。传统农业大市正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25日召开的德惠市一个季度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暨项目推进工作会议透露的一组数字同样振奋人心: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8亿元,同比增长7.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7425万元,同比增长4484万元,增幅13.6%;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6528万元,同比增长3274万元,增幅14.1%。良好的开局,为全年完成预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以“五大新突破”之锐意
丰硕成果的取得源于德惠市敢于“对标高位”的精神,把学习的决心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们坚持发展一个要务,确定了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倡导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五个新突破”已显示出强大的推动力——
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德惠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年“一号工程”,全年要引进内资80亿元、外资1.2亿美元。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四大优势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开展主题招商,通过优质产业项目的引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围绕“三区三园”,打造产业集群,培养巨人园区。把握大企业在全国战略投资布局的机遇,吸引投资兴业。瞄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实施有针对性的定点叩门招商。紧盯退城退区企业,争取来此落户。
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德惠市力度超前,采取“参观学习+会议”的模式,提速项目建设,其中做到“五抓”: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投产、在谈项目抓签约、存量项目抓扩产、谋划项目抓协调。由于准备充分,该市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据统计,该市已向上争取资金3亿多元,银行授信资金近3.9亿元,为加快农业、城建、文化、教育卫生、民生等各类项目建设进程创造了条件。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把握长春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机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服务业发展攻坚,全面提升县域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推动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农业服务产业发展。抢抓“互联网+”机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
推进民生事业取得新突破。把财政新增收入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实施“幸福德惠行动计划”,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做好精准扶贫,确保15000人的年度脱贫任务完成。
推进简政放权取得新突破。完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审批事项该削减的坚决削减,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进驻政务中心的一定进驻政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快捷化服务,并且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同时,严肃查处破坏软环境行为。
保障: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德惠市把狠抓落实作为顺利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保障,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抓落实。在项目包保、招商引资等工作中,通过领导带头,形成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抓落实。按照对标任务将经济指标重新调整,分解落实,明确序时进度,明确完成时限。强化考核、传导压力抓落实。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形成以成果论英雄、看业绩、比能力的导向,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跟踪问效,在全市形成各负其责、务实担当的强大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