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拧不过大腿

   2016-04-29 810
导读

近几日,姚明牵头的中职联公司与中国篮协谈判未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其中涉及的股权、商务权、CBA公司等让双方闹得不亦乐乎,

     近几日,姚明牵头的中职联公司与中国篮协谈判未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其中涉及的股权、商务权、CBA公司等让双方闹得“不亦乐乎”,而让关注、热爱篮球的人们看得却是云里雾里。简单点说就是由姚明任董事长的中职联公司和中国篮协进行了两次谈判,终谈崩了,中国篮协否决了中职联主要的两个诉求,一是中职联18家俱乐部整体加入并入股CBA公司,二是中职联能够获得CBA联赛的商务权。这一次,姚明触碰到了中国篮协僵化体制的核心,显然,中国篮协想进行市场化改革又想继续占据大股东位置,继续握有实际控制权,CBA联赛何时能够真正进入职业化、市场化,前路茫茫。

    而就在4月27日,关于CBA职业化的“改革”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一次以姚明为领导的中职联公司从主导CBA改革到彻底被边缘化。CBA联赛委员会暨联赛投资人会议一项重要的议题就是有关CBA联赛“管办分离”的改革。会上,中国篮协公布了改革的两套方案,而姚明领导的中职联在篮协主导的改革中有点“靠边站”的尴尬。

    从篮协这两套方案来看,管办分离中国篮协始终握有主导权,而且着重强调避免出现CBA联赛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必须坚持在体育总局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主导下推进改革,终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水平职业化联赛。很显然,在这样的大原则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真正改革,彻底的管办分离是将联赛交给市场,由市场决定,中国篮协只起到监管的作用。各个俱乐部投资人才是联赛的主体,这也是姚明所期待的。但目前来看,按照篮协的改革目标,CBA真正职业化短期内还很难实现。

    既然篮协多次主动提起要进行市场化改革,那么就实实在在地使投资者真正成为联赛经营的主体,一切违背这一改革方向的做法,走的都是弯路。中国篮协现在想当CBA联赛公司的大股东,然后把商务权直接授予CBA联赛公司,就是想持续控制联赛,和所谓的“管办分离”的主张是南辕北辙的。而现在难就难在CBA从诞生之日起,产权属性一直属于国有资产,中国篮协是CBA联赛产权的法定主体。说白了,CBA联赛是中国篮协拉扯大的,想让中国篮协直接放弃主体位置和核心利益显然不切实际,应该找到合适的退出机制,并应及时对CBA联赛进行资产评估。

    改革就是改革,要真真切切地说到做到并执行下去,不要搞形式主义,在做大CBA市场的同时源源不断培养出为国争光的高水平篮球人才,终打造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水平职业化联赛。相信这也是所有人所希望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541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