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秘诀

   2016-06-16 890
导读

习近平8日上午参加湖南省代表团审议,有代表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加快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提出建议。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

   习近平8日上午参加湖南省代表团审议,有代表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加快湖南制造强省建设提出建议。习近平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月8日南方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诚如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强调指出的那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如今进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再是短缺经济时期总量明显不够的矛盾,而是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表象上看是速度问题,实际上却是结构问题。如何加快发展“动力切换”,实现经济“升级换档”,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横亘在我国面前一道必须直面正视的挑战、一个必须攻克逾越的瓶颈、一场必须打好打赢的硬仗。

    毫无疑问,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言而喻。既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此重要,是不是因此意味着就可以忽略和轻视需求侧?对此,习大大给出了明确答案: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做到两手结合、同步并行,既要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又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在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何以又同步强调要适应扩大总需求?因为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既要有眼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宏观政策在需求侧还是在供给侧上做文章,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排斥关系,也不是谁替代谁、谁挤占谁的问题,而是犹如硬币之正反、手掌之心背,互为依托、彼此支撑。供需调控理智而正确的方法是各取所长、各有侧重、交替使用。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投资方面还有社会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的投资不足,消费方面还有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出口方面还有服务贸易出口仍有很大潜力的情形下,既要强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注重做好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工作。要知道,供给侧改革终也是为了创造需求。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只要我们坚持“加法”与“减法”一起做,坚持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马车”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双轮驱动、共同发力,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对称平衡,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发展、持续增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456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