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务实谋划包装项目
充分结合全县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比较优势谋划招商引资项目。以“三大基地”建设为主攻方向,围绕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重点谋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精深加工工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生态环保、自主创新、民生工程等方面的产业项目。通过各种新闻载体及时发布信息,加大宣传,增强项目的吸引力。提高我县赴外招商、扣门招商的质量和成功率。2016一个季度共谋划项目20个,其中14个项目录入到省项目包装系统。下一步将结合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城一地”目标、“一带一路”发展主线,重点谋划包装项目。
二、创新方式引进项目
坚持国家战略带动与全县布局推进相衔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促进,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人才、管理相结合,依托伊通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加工、鹿产品加工、民族服饰等特色园区,全力打好满族县牌、区位牌和环境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省里重要经贸活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参加“世界500强企业走进吉林”活动,积极谋划招商项目,深化务实招商,将“世界500强企业走进吉林”活动和经合局日常招商工作充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平台,积极与世界500强和境外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集团联系,加大境外投资合作开发和地方名优产品的推介宣传。同时盯紧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引进一批高利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精准招商、高效招商。
三、加强跟踪调度项目
建立项目情况月报制度,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对引进的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统计、汇总、分析,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每月20日之前报县经济技术合作局,并由县经济技术合作局汇总报县政府办;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对各部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跟踪、督促;严格落实领导包保项目制度,盯紧合同签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四大环节”,层层落实责任,推进项目早建设、早见效。
四、创优环境服务项目
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探索推进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即来即办,特事特办,有效提高项目审批效率。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严格履行职能,强化综合服务,将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认真听取外来投资企业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听取外来投资企业家对招商引资、营造环境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工作,完善规范服务制度,努力做好“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工作,全力打造“投资宝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的内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