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供给侧改革

   2016-04-18 760
导读

张泰:作个总结性的发言比较难,因为这是主持人的工作,我不能做。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点什么。我觉得今天我们这场对话的选题,就

 张泰:作个总结性的发言比较难,因为这是主持人的工作,我不能做。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点什么。我觉得今天我们这场对话的选题,就是供给侧的改革助力中国制造2025,我一听到这个题目,当时我就感到这个题目选得非常好。它实际上抓住了一个可能会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实际上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措施。我想就这个问题,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在座的很多今天来听的基本都是搞经济工作,可能很多都是企业的。对实体经济大家都不陌生。对实体经济不陌生,对工业,对制造业也都不是很陌生。我自己在想,我们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一个支柱,也可以说是实现国家升级和发展的一个国之重器。

  李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随后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文本,应当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我自己了解情况来讲,这种反响还都是很正面的,大家也还是很赞成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

  还有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中国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在前几年就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一个大国,而且这个比重,这几年还在持续上升。在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们制造业发展应该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从国际上来看,一个是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制造业分流的双重挤压,我们制造业国际的空间,竞争环境比过去来讲要严峻一些。从国内来看,这几年,各项要素成本也都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应该讲竞争力也是在下降的。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经济当中积累了庞大的过剩生产能力,因此,会成为我们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障碍。

  我们这几年提出了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包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我们双中高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靠我们现有的低端的大而不强的制造业是不能够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还有就是增强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我想在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研究和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初衷。

  在这个基础上,我看了一下《中国制造2025》这个文本,当中提出了有九大战略任务,还有八大保障措施,总共17项工作和措施。这里面,我看了一下,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到我们的供给侧改革的范围里面。因此,我想,为什么讲我们今天这个题目选得好呢?离开了供给侧改革,我们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我们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这是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从我们现实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也是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的。因为这几年,大家都知道,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工业和制造业在其中表现的是为明显的。包括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下滑,效益可以说大幅度下滑,亏损在迅速上升。特别是影响潜在的长期供给的几个方面来看,都不太乐观。比如说生产要素的供给,我前面已经讲到了,都在进入上升通道,影响我们的竞争力。从技术创新来看,随着我们国家整体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技术追赶给我们带来的效益也是在不断地下降。

  另外,从制度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我们统一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等等,都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我刚才讲的,大量的过剩产能和经济结构性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过去习惯用的调节总需求的办法所不能够奏效和不能够解决的,或者说,解决的效果是会越来越差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在强调供给侧的改革,加强这方面的调控和管理,我想,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多做些努力,可能会形成我们下一拨的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这是我的两个主要观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257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