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用户价值的缺口、发现和管理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无忧的生产环境,以及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挖掘。中国不仅是世界一个的制造大国,更是世界一个的使用大国,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终端消费品,中国都拥有庞大的使用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地加以分析利用,因此还只是潜力,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竞争力。
未来工业界的机会空间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一个个部分是满足用户可见的需求和解决可见的问题,但“中国制造”必须在质量、污染和浪费等问题上加大工夫,做到持续的改善与不断完善的标准化。第二个部分在于避免可见的问题,需要从消费者数据中挖掘新的需求为原有生产系统和产品增加价值。第三个部分在于利用创新的方法与技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如具有自省能力的设备等例子都是使不可见的问题透明化,进而去加以管理和解决不可见的问题。第四个部分是寻找和满足不可见的价值缺口,避免不可见因素的影响,这部分需要利用数据分析产生的职能信息去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这也是中国企业能够迎接未来新一轮工业革命所达到的终目标。
四、产品为载体、数据为媒介挖掘用户需求
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从自身产品的缺点着手,忽视了客户的使用方式。例如:买汽车的人都会提出省油需求,汽车制造商因此致力于改进车型和发动机让车子更加省油,却狠招关注用户的驾驶习惯对于油耗的影响。架势习惯对于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因此不会有用户要求汽车具备管理驾驶行为的功能。在工业4.0时代,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为消费者在驾驶时给出正确的架势提醒,并为消费者预测道路的拥堵情况,推荐更加的路线。未来工业4.0时代的企业卖给用户的不再是单一产品,而是有价值的能力,对于驾驶者而言,汽车不仅是一个产品,更能在驾驶过程中体会车辆带来的行动力、时尚感、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等一系列能力,并且在享受产品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媒介提升了自我能力。这些能力对应的服务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提供给用户有限的选择,而是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佳匹配方案,因为每一个用户的使用数据都是个性化的。
由此可见,工业4.0时代的市场竞争会从以往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向寻找用户需求的缺口转变。以往我们将产品卖给客户之后就几乎到达了生产价值链的终点,然而工业4.0时代将价值链进一步延伸:以产品作为服务的载体,以使用数据作为服务的媒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的缺口,并利用数据挖掘所产生的信息为用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