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华诞。作为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高端论坛6日在西安交大举行。
大会邀请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华中数控集团董事长陈吉红教授作主题报告。四位报告人都是学界权威学者,共同汇聚一堂,为中国制造出谋划策。
论坛以屈贤明教授题为“中国制造强国之路”的主题报告开场。他预测称,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将达到120分,接近日本、德国2014年的水平,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达到世界强国中等水平,到2045年,中国将进入制造强国前列。就目前来看,中国与制造业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质量效益差距大,持续发展能力次之,优化产业结构差距也比较大,”在谈到中国制造业与制造强国的差距时,屈贤明教授总结了以上三点,并根据制造业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及绿色制造工程五大工程。
与此同时,屈贤明教授在报告中引用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未来需要重点突破十大领域。据他预计,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等一些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强国行列;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将整体步入世界强国行列;而在集成电路及其专用设备、民用航空装备、高性能医疗装备等领域,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悉,“国制造2025”是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一个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旨在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尽管差距明显,屈贤明教授仍对中国制造业充满信心。屈贤明教授特别强调,可以期待的是,经过10年努力,10个重点领域创新模式将率先实现由跟随向并行再向引领的世界性转变,一大批原创、创的技术产品问世从而彻底摘掉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的帽子。
校庆期间,西安交大组织了三十场余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涵盖了机械、能源、化工、管理、人文等领域。其中包括“大师在交大”、丝绸之路大学联盟(UANSR)常务理事会、重大问题及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发布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开放日等,凸显交大的“国际范儿”,进一步加深学术交流,提升国际影响。

- 吉林制造跨境电商平台如何拓展市场?
0评论2025-04-26

- 吉林制造强省建设:多平台协同发展策略探析
0评论2025-04-26

- 吉林省知名品牌概览
0评论2025-04-26

- 吉字牌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
0评论2025-04-26

- 运用多平台协同效应推动吉林省制造业强省建设
0评论2025-04-26

- 吉林制造业的未来:多平台协同助力制造业强省建设
0评论2025-04-26

- 《吉林宝》和《吉字牌》在塑造吉林制造品牌形象中的作用
0评论2025-04-2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79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721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