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21省区政策对接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成优方向

2016-04-11 08:26660
 

  OFweek工控网讯: 4月伊始,山东省终于发布《“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这是自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来,第21个出台对接政策的省份。

  目前,除山东省意外,已有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北京、天津、广西、宁夏、新疆等20个省份出台对接措施。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已全面实施启动。

  根据目前工信部传来的消息,与《中国制造2025》配套的规划细则,目前正在抓紧编制之中。

  以特色产业塑造“制造强省”

  “以地方优势为出发点,确定地方特色制造”成为多个地方对接“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思想。以山东为例,《“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中提出了近10年重点领域发展的量化目标,并拟定了10大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与10大优势特色产业:新材料、新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纸品、轮胎、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等,总计20个目标。

  事实上,在已经公布的21省措施中,均强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中,甘肃省方面主张,到2020年,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甘肃省初步谋划了2016-2018年组织实施的600多个,总投资2600多亿元的制造业重点项目。

  而在广西出台的“意见”中,则明确议定“要着眼未来积极布局新兴领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服务业,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修造基地”,以求立足中南西南和东盟等区域市场。

  而直辖市重庆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MDI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装备等。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制造业升级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贯穿经济的一条重要的主线。”业内人士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79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721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62